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6日
打造发展新范式 夯实“家底”富农家
在凤翔区城关镇马村集体合作社,工人正在将新鲜蔬菜搬运、过秤。
凤翔区城关镇马村现代化果蔬产业基地。
“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
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红色文化广场。
凤翔区柳林镇宋村共享菜园。
在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的麦田里,收割机正加紧作业。
凤翔区的乡村田野。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韩小珍/文 王东宇/图
时值夏日,漫步在宝鸡市凤翔区的乡村田野间,扑面而来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沃野田畴,金黄的小麦加快颗粒归仓,蔬菜瓜果精品荟萃,现代化大棚、农产品加工、共享农业等新兴产业串点成线、串线成景……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凤翔乡村现代化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农村美不美、村民富不富,取决于村集体经济这个“家底”是否殷实。近年来,围绕富民强村,凤翔区创新实施党建领航壮大村集体经济“书记项目”,在强化乡村治理的同时,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途径开辟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路子,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各项举措精准落地,凤翔美丽乡村正不断催生出多元产业集群,处处彰显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1 延长产业链条,积蓄动能促发展
6月5日,在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马村的集体合作社车间里,各条分包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正在各自岗位前将新鲜蔬菜过秤、装袋、封口。
这是马村2022年建成使用的农副产品分包储存生产车间,不仅运营本地特色农产品,周边县区优质的“土特产”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储存、分包,再通过附近的拼多多物流分发部销往全国各地。
“手快的话一天能打包1000多单,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多了。”50岁的马村三组村民邓格林手下利索,一会儿就把一堆蒜薹分包成一袋一袋。
自打成了车间“工人”,邓格林觉得腰板更直了,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我们每天工作8个到9个小时,按工作量算工资,干得多挣得多,还能照顾家里,在哪找这么好的事啊!”说话间,邓格林又开始忙活了。
作为凤翔区十大乡村振兴典型引领村,马村产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马村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加强党建引领,同时聚焦粮食生产、蔬果种植、苗木繁育等产业板块,精心布局,通过“支部引领+干部入股+村级经营”运行模式,加大村级资产盘活力度,不断拉长产业链,拓宽增收空间,使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的心就能聚到一起。”说起村里的变化,马村党支部书记范勇军有说不完的话。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马村现代化果蔬产业基地。在这里,89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种植西瓜、黄瓜、豆角,长势喜人。
目前,马村4000多亩耕地全部“方格化”,以优质粮种植、蔬菜瓜果生产、农产品分包销售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断释放规模效应,春秋种蔬菜、夏季种西瓜的“两菜一瓜”模式实现了茬茬相连、季季不歇。
“农忙进田地,农闲进基地,其余时间进车间。”范勇军说,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村民一年四季有活干、有钱挣,村集体经济连年增长。2022年,马村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11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9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使乡村业态结构更合理、运营更高效。这一点在彪角镇三岔村同样得到体现。这个位于凤翔区雍城湖南岸的村庄,有15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6400余亩,是当地有名的优质粮产区。
“粮食产业是根本,也是我们做大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在三岔村青贮玉米裹包加工厂院内,村党支部书记陈凤军挨个查看打包好的裹包,“我们村耕地面积大,小麦玉米轮作。以前一部分秸秆还田,一部分扔了,很可惜。现在有了这个基地,秸秆就能加工成青贮饲料,变废为宝,不管是村集体,还是农户,都多了一条增收路子。”
链式发力聚力蓄能,让三岔村瞄准了粮食全产业链。通过优势聚集、产业联动,三岔村打造出“支部领路+村企联建+大田托管”的发展模式,建成青贮玉米集散及深加工基地,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周边20公里内的种植大户架起一条产销“直通道”。
“一个裹包1000多公斤,纯利润60元左右,主要通过订单销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陈凤军说,产业链延长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多了,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创下105万元的新高。同时,三岔村还对村内3座厂房进行改建,采取出租、经营等方式,让更多“静”资产“动”起来。
鼓励百花齐放,根据实际探索乡村经营发展新模式,凤翔区各村正通过做优产业链、建强销售链、提升价值链,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2 重塑产业空间,突出特色强优势
走进“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除了干净笔直的街道和古香古色的农家小院,还有广场凉亭、民俗客栈、美食一条街……不得不说,六营村村民的幸福感正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
“这几年,咱六营泥塑名气越来越大,来村里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不光泥塑产品不愁卖,开农家乐、办民宿,干啥都能挣钱。”75岁的村民韩英明正带着一家人在自家院里制作十二生肖泥塑,砸泥、制坯、晒干、打磨、上白……每一道工序都做到极致。
韩英明打小就跟着父辈制作泥塑。“以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现在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买、网上订,抢手得很。”在韩英明看来,掌握传统技艺,加上村集体统一运营,“泥娃娃”会变成更多的“金娃娃”。
传承千年技艺,尽显泥塑之美。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营泥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六营村把泥塑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不断改进工艺、推陈出新、升级包装,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这期间,村上调结构优布局,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着力打造六营民俗村,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挖掘秦文化根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泥塑产业从单打独斗转为集群发展。
“全国文明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细数六营村众多专属称号,每一个都是“重量级”。这背后,是六营村找准特色“标签”,重塑产业空间,强优势促增量的不懈努力。全村1000多人从事泥塑产业,月产泥塑3万余件;形成5大类300多个品种,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泥塑产值42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
“泥塑技艺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不光是吃饭的手艺,也是民俗文化。”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东告诉记者,六营村以党建引领“书记项目”落地,利用乡村空间植入中国泥塑园、民间工艺传承体验区、文创中心等多个新业态,不断做大做强泥塑产业这块“蛋糕”。
12镇166个美丽乡村(社区),河流、林地、台塬点缀其中,组成了凤翔1179平方公里的版图。坐拥历史文化名城之美称,在凤翔这片发展热土上,不仅积淀着深厚的农耕文化,更是厚植许多红色基因。
行走在陈村镇紫荆村,规划整齐的民居错落有致,红色文化广场、改建后的西北野战司令部旧址、窑洞会议室……浓郁的红色文化业态随处可见。
“依托红色资源,我们完善村级阵地、红色集中展示区等建设,制定精品红色文化课堂和研学路线,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漫步在村里的红色文化广场上,紫荆村党支部书记李利平说,“这几年,我们抓重点项目、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红色’紫荆,真正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水’。”
深厚的红色基因是紫荆村提质发展的“潜力股”。几年来,紫荆村以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四强四美”红旗村、乡村振兴典型引领村为目标,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打造“红色亮点”,丰富“红色内涵”。同时,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扩大粮食等农业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文旅融合区、商贸中心区和连片种植区等特色产业场景,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抓好基础设施和千亩粮食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擦亮‘红色紫荆’品牌,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益150万元以上。”李利平说。
3 多元业态融合,驱动共富新引擎
夏日的乡村,瓜果飘香,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一走进柳林镇宋村,记者就被环境优美、建设雅致、业态多样、村风和谐的小乡村所吸引:广阔的麦田麦浪滚滚,共享菜园打理得整整齐齐,美丽庭院、街边绿化、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产业发展好不好,乡村环境美不美,村民最有发言权。“现在村里建得跟花园一样,环境美,产业多,就连以前的垃圾坑都建成了菜园子,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多,大伙儿干劲大着呢!”村民岳安堂把挂在自家门前的“美丽庭院”牌子擦得一尘不染。用他的话说,村子美和户户美是相通的,环境提升了,村风和美了,更多的产业才能落地生根。
举人故里,西凤酒乡,赋予了宋村诸多特色资源,9450余亩耕地更是增加了发展底气。立足自身实际,紧盯村集体经济扩容增量,宋村开启了一场“错位竞争”。
围绕高粱种植、烘干仓储、原粮贸易,宋村打造出了1700余亩高标准小麦、高粱轮作种植基地,倒麦茬种植羊肚菌1200亩、大葱260亩。以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民风提升等擦亮乡村底色,同时利用边角地打造共享菜园、农耕小游园、文化廊道等微景观,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产业互补、多元融合的乡村生态园林格局已经形成。
“创新运营,产业多元发展,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百万元大关,农户增收80多万元。”站在麦田旁的观景台上,宋村党支部书记岳召明说出了下一步的打算,“继续扩大高粱种植规模,建成集基地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物流仓储、农旅研学多元一体的产业链,让高粱更红、村庄更美、村民更富。”
一阵风吹来,田野涌起阵阵麦浪。从宋村出发,沿着乡村道路前往长青镇石头坡村,一路上都能看到农民抢收抢种的生产场景。
穿梭在石头坡村的田间地头,一边是金黄的麦田,几台收割机正来回作业;另一边,光伏产业集中连片,千余亩“长青大葱”长势旺盛,放眼望去很是喜人。
“‘长青大葱’是我们的品牌产业。这几年,我们引进工厂化秧苗栽植技术,从种苗繁育到绿色种植,全程把关不断提升大葱品质,销路越来越好。”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
以党建引领、项目带动培育新兴产业,以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牵引各条产业链聚集发展,以打造“东宇长青”、“绿菜乡”等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将合作社100多台(件)农机组成农业机械服务队……石头坡村锁定光伏发电、智慧农机耕作、科技蔬菜种植三大产业频频布局,使三产深度融合、多业态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长青特色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这几年,光伏产业收益32万余元,大葱秧盘育苗每年都在10万盘以上,带动村民种植3000多亩,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300多万元。”村集体的“家底”,潘勤珠一清二楚,“去年,三大产业收益512万元,村民务工和分红160多万元,集体‘钱袋子’鼓了,群众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融合创新,活力无限。在凤翔,一片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的亮丽风景越来越引人入胜。
近年来,凤翔聚焦粮食产业、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多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在村集体经济“试验田”里植入创新动能,“好风景”引来新经济。2022年,凤翔粮食总产量29.29万吨,苹果、高粱、红薯等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全区村集体组织总收益2736万元,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
项目多点开花,产业串线成面,集体经济加快壮大,凤翔的美丽乡村正纷纷“起舞”。随着一连串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一张动能澎湃、村级集体经济腾飞的一体化蓝图徐徐铺展。
凤翔区城关镇马村现代化果蔬产业基地。
“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
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红色文化广场。
凤翔区柳林镇宋村共享菜园。
在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的麦田里,收割机正加紧作业。
凤翔区的乡村田野。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韩小珍/文 王东宇/图
时值夏日,漫步在宝鸡市凤翔区的乡村田野间,扑面而来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沃野田畴,金黄的小麦加快颗粒归仓,蔬菜瓜果精品荟萃,现代化大棚、农产品加工、共享农业等新兴产业串点成线、串线成景……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凤翔乡村现代化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农村美不美、村民富不富,取决于村集体经济这个“家底”是否殷实。近年来,围绕富民强村,凤翔区创新实施党建领航壮大村集体经济“书记项目”,在强化乡村治理的同时,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途径开辟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路子,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各项举措精准落地,凤翔美丽乡村正不断催生出多元产业集群,处处彰显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1 延长产业链条,积蓄动能促发展
6月5日,在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马村的集体合作社车间里,各条分包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正在各自岗位前将新鲜蔬菜过秤、装袋、封口。
这是马村2022年建成使用的农副产品分包储存生产车间,不仅运营本地特色农产品,周边县区优质的“土特产”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储存、分包,再通过附近的拼多多物流分发部销往全国各地。
“手快的话一天能打包1000多单,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多了。”50岁的马村三组村民邓格林手下利索,一会儿就把一堆蒜薹分包成一袋一袋。
自打成了车间“工人”,邓格林觉得腰板更直了,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我们每天工作8个到9个小时,按工作量算工资,干得多挣得多,还能照顾家里,在哪找这么好的事啊!”说话间,邓格林又开始忙活了。
作为凤翔区十大乡村振兴典型引领村,马村产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马村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加强党建引领,同时聚焦粮食生产、蔬果种植、苗木繁育等产业板块,精心布局,通过“支部引领+干部入股+村级经营”运行模式,加大村级资产盘活力度,不断拉长产业链,拓宽增收空间,使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的心就能聚到一起。”说起村里的变化,马村党支部书记范勇军有说不完的话。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马村现代化果蔬产业基地。在这里,89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种植西瓜、黄瓜、豆角,长势喜人。
目前,马村4000多亩耕地全部“方格化”,以优质粮种植、蔬菜瓜果生产、农产品分包销售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断释放规模效应,春秋种蔬菜、夏季种西瓜的“两菜一瓜”模式实现了茬茬相连、季季不歇。
“农忙进田地,农闲进基地,其余时间进车间。”范勇军说,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村民一年四季有活干、有钱挣,村集体经济连年增长。2022年,马村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11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9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使乡村业态结构更合理、运营更高效。这一点在彪角镇三岔村同样得到体现。这个位于凤翔区雍城湖南岸的村庄,有15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6400余亩,是当地有名的优质粮产区。
“粮食产业是根本,也是我们做大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在三岔村青贮玉米裹包加工厂院内,村党支部书记陈凤军挨个查看打包好的裹包,“我们村耕地面积大,小麦玉米轮作。以前一部分秸秆还田,一部分扔了,很可惜。现在有了这个基地,秸秆就能加工成青贮饲料,变废为宝,不管是村集体,还是农户,都多了一条增收路子。”
链式发力聚力蓄能,让三岔村瞄准了粮食全产业链。通过优势聚集、产业联动,三岔村打造出“支部领路+村企联建+大田托管”的发展模式,建成青贮玉米集散及深加工基地,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周边20公里内的种植大户架起一条产销“直通道”。
“一个裹包1000多公斤,纯利润60元左右,主要通过订单销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陈凤军说,产业链延长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多了,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创下105万元的新高。同时,三岔村还对村内3座厂房进行改建,采取出租、经营等方式,让更多“静”资产“动”起来。
鼓励百花齐放,根据实际探索乡村经营发展新模式,凤翔区各村正通过做优产业链、建强销售链、提升价值链,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2 重塑产业空间,突出特色强优势
走进“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除了干净笔直的街道和古香古色的农家小院,还有广场凉亭、民俗客栈、美食一条街……不得不说,六营村村民的幸福感正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
“这几年,咱六营泥塑名气越来越大,来村里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不光泥塑产品不愁卖,开农家乐、办民宿,干啥都能挣钱。”75岁的村民韩英明正带着一家人在自家院里制作十二生肖泥塑,砸泥、制坯、晒干、打磨、上白……每一道工序都做到极致。
韩英明打小就跟着父辈制作泥塑。“以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现在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买、网上订,抢手得很。”在韩英明看来,掌握传统技艺,加上村集体统一运营,“泥娃娃”会变成更多的“金娃娃”。
传承千年技艺,尽显泥塑之美。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营泥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六营村把泥塑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不断改进工艺、推陈出新、升级包装,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这期间,村上调结构优布局,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着力打造六营民俗村,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挖掘秦文化根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泥塑产业从单打独斗转为集群发展。
“全国文明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细数六营村众多专属称号,每一个都是“重量级”。这背后,是六营村找准特色“标签”,重塑产业空间,强优势促增量的不懈努力。全村1000多人从事泥塑产业,月产泥塑3万余件;形成5大类300多个品种,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泥塑产值42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
“泥塑技艺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不光是吃饭的手艺,也是民俗文化。”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东告诉记者,六营村以党建引领“书记项目”落地,利用乡村空间植入中国泥塑园、民间工艺传承体验区、文创中心等多个新业态,不断做大做强泥塑产业这块“蛋糕”。
12镇166个美丽乡村(社区),河流、林地、台塬点缀其中,组成了凤翔1179平方公里的版图。坐拥历史文化名城之美称,在凤翔这片发展热土上,不仅积淀着深厚的农耕文化,更是厚植许多红色基因。
行走在陈村镇紫荆村,规划整齐的民居错落有致,红色文化广场、改建后的西北野战司令部旧址、窑洞会议室……浓郁的红色文化业态随处可见。
“依托红色资源,我们完善村级阵地、红色集中展示区等建设,制定精品红色文化课堂和研学路线,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漫步在村里的红色文化广场上,紫荆村党支部书记李利平说,“这几年,我们抓重点项目、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红色’紫荆,真正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水’。”
深厚的红色基因是紫荆村提质发展的“潜力股”。几年来,紫荆村以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四强四美”红旗村、乡村振兴典型引领村为目标,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打造“红色亮点”,丰富“红色内涵”。同时,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扩大粮食等农业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文旅融合区、商贸中心区和连片种植区等特色产业场景,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抓好基础设施和千亩粮食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擦亮‘红色紫荆’品牌,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益150万元以上。”李利平说。
3 多元业态融合,驱动共富新引擎
夏日的乡村,瓜果飘香,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一走进柳林镇宋村,记者就被环境优美、建设雅致、业态多样、村风和谐的小乡村所吸引:广阔的麦田麦浪滚滚,共享菜园打理得整整齐齐,美丽庭院、街边绿化、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产业发展好不好,乡村环境美不美,村民最有发言权。“现在村里建得跟花园一样,环境美,产业多,就连以前的垃圾坑都建成了菜园子,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多,大伙儿干劲大着呢!”村民岳安堂把挂在自家门前的“美丽庭院”牌子擦得一尘不染。用他的话说,村子美和户户美是相通的,环境提升了,村风和美了,更多的产业才能落地生根。
举人故里,西凤酒乡,赋予了宋村诸多特色资源,9450余亩耕地更是增加了发展底气。立足自身实际,紧盯村集体经济扩容增量,宋村开启了一场“错位竞争”。
围绕高粱种植、烘干仓储、原粮贸易,宋村打造出了1700余亩高标准小麦、高粱轮作种植基地,倒麦茬种植羊肚菌1200亩、大葱260亩。以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民风提升等擦亮乡村底色,同时利用边角地打造共享菜园、农耕小游园、文化廊道等微景观,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产业互补、多元融合的乡村生态园林格局已经形成。
“创新运营,产业多元发展,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百万元大关,农户增收80多万元。”站在麦田旁的观景台上,宋村党支部书记岳召明说出了下一步的打算,“继续扩大高粱种植规模,建成集基地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物流仓储、农旅研学多元一体的产业链,让高粱更红、村庄更美、村民更富。”
一阵风吹来,田野涌起阵阵麦浪。从宋村出发,沿着乡村道路前往长青镇石头坡村,一路上都能看到农民抢收抢种的生产场景。
穿梭在石头坡村的田间地头,一边是金黄的麦田,几台收割机正来回作业;另一边,光伏产业集中连片,千余亩“长青大葱”长势旺盛,放眼望去很是喜人。
“‘长青大葱’是我们的品牌产业。这几年,我们引进工厂化秧苗栽植技术,从种苗繁育到绿色种植,全程把关不断提升大葱品质,销路越来越好。”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
以党建引领、项目带动培育新兴产业,以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牵引各条产业链聚集发展,以打造“东宇长青”、“绿菜乡”等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将合作社100多台(件)农机组成农业机械服务队……石头坡村锁定光伏发电、智慧农机耕作、科技蔬菜种植三大产业频频布局,使三产深度融合、多业态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长青特色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这几年,光伏产业收益32万余元,大葱秧盘育苗每年都在10万盘以上,带动村民种植3000多亩,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300多万元。”村集体的“家底”,潘勤珠一清二楚,“去年,三大产业收益512万元,村民务工和分红160多万元,集体‘钱袋子’鼓了,群众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融合创新,活力无限。在凤翔,一片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的亮丽风景越来越引人入胜。
近年来,凤翔聚焦粮食产业、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多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在村集体经济“试验田”里植入创新动能,“好风景”引来新经济。2022年,凤翔粮食总产量29.29万吨,苹果、高粱、红薯等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全区村集体组织总收益2736万元,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
项目多点开花,产业串线成面,集体经济加快壮大,凤翔的美丽乡村正纷纷“起舞”。随着一连串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一张动能澎湃、村级集体经济腾飞的一体化蓝图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