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打造新“粮仓” 走出新路子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任世茂
  5月16日,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行走在城固县文川镇毛岭村,青山起伏,碧水环绕,乡村田野处处绿意盎然。在毛岭村土地整治项目区,一片片稻田错落有致,村民们或开沟起垄,或分苗插秧,忙碌地穿梭在田间。
  “以前这片地高高低低,没有灌溉设施,一年到头尽长了杂草,不打粮食,都快撂荒了。这一整改,路通了,地平了,灌溉设施也到位了,一下子大变样。”村民王建国开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行驶在项目区的小路上。
  下雨软如胶,晴天硬如刀。这是毛岭村群众对昔日项目区田地的深刻印象。“过去靠天吃饭,加上路不好,一到下雨天,地里就进不了人,耕种实在不方便。没产出,大家就不精心管理,肥田也慢慢变成荒地。”指着路边整改好的稻田,王建田高兴地说,“真不敢想,这些荒地经过整改,能种稻能养鱼,还成了田园美景。”
  “水稻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但作为山区村,村里农田比较分散,很多地高低不平、道路不通、渠道不畅,是典型的‘三跑田’,不仅影响粮食产量,也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毛岭村党支部书记毛利群告诉记者,毛岭村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完善设施、改造提升、育土培肥,使“三跑田”和“撂荒地”变成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三保田”。
  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粮仓”扩容的一大引擎。在毛利群看来,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打破了毛岭村农田碎片化格局,推动了农业产业用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同时也给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们在项目区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养鱼养虾,发展‘稻渔+’特色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在保证粮食丰产的同时,为群众开辟新的增收路子。”毛利群说,目前毛岭村土地整治项目达5000多亩。这些农田耕地质量和产能明显提升,为毛岭村打造新“粮仓”提供了空间。
  以整治促发展,以发展带整治,新的“农田版图”逐渐形成,不仅补齐了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也加快了城乡共富的脚步。
  “城固县自然资源局先后在我们镇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旱改水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耕地保护。”文川镇党委书记杨涌介绍,近年来,文川镇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抓手,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大区域,精准划定生态保护、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三条红线,聚力抓好自然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探索形成“工业企业向规划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