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从“偷书”到写书

黄平安
小时候,天天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后来,当得知父亲那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出自书本后,羡慕之余,我也想从书本中去寻找有趣的故事。
那时我正在上小学,看着父亲那些满是繁体字的线装书,如同天书一般。可我不灰心,用猜测、请教、查字典等办法,似懂非懂地猜读着那一本本“天书”。对于我的“偷读”,父亲似乎并不高兴,说那些书不适合我读,也根本读不懂。可我哪里听得进去,父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没人给我讲故事了,我心里便空落落的,心就飞到了父亲的书箱里,偷出父亲的书阅读起来。父亲的存书多数与文学有关,记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诗经》等,还有一些医学方面的,诸如《伤寒杂病论》等。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那里面有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传奇的神话,让人读得废寝忘食。
“偷”了父亲的书,看过之后也懒得放回书箱。时间一长,父亲发现他书箱里的书越来越少,就满屋子找,最后在我的书桌、床头、床下找到了很多书。父亲无计可施,总说我是“偷书贼”,但我知道他心里是高兴的。
父亲那些书给了我很好的启蒙,使我这个顽劣的孩子在书本面前乖乖缴械,做了书的“俘虏”。我一边读着父亲的书,一边用省出来的零花钱买书,母亲也会在赶集的时候根据我的需要给我买上一两本书。参加工作后,单位和个人都订有报刊,看着报刊上的文章,我心动了,也想写点东西拿去发表,但害怕别人笑话,只得偷偷地写,悄悄地寄。半年之后,我收到一本样刊,是省级刊物,我的一篇小文终于变成了铅字,占了一个页码。这篇文稿的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的写作劲头更足了,发表的东西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父亲见了,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
多年后的今天,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公开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从“偷书”到写书,拥有这样的经历,我最应该感谢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