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临渭区:建设美丽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
    牒吴村美丽乡村建设。(资料图)

    下邽镇双官路。(资料图)

  王军锋
  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通过抓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提升工程,一批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配套、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民素质普遍提升,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示范引领、生态村综合推进、清洁村全面达标的美丽乡村目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022年,临渭区按照中央和我省及渭南市乡村建设行动任务要求,统筹财政和社会资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规划实施了三年行动方案,总投资8.4亿元开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二期项目建设周期,项目涉及渭北8镇110个村,主要围绕路宅分离、村庄道路拓宽修复及排水、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村庄道路绿化、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
  “2022年投资2.5亿元,在33个村建设村庄道路拓宽及排水工程160公里,修建生态涝池20个,农村农户改厕1.2万户,新建公共厕所18座,配置垃圾转运箱、简易铁皮斗3036个,吸粪车110辆进行村庄道路绿化,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临渭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南宏伟说。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临渭区围绕“富、美、新”做文章,构建“两核三片、八带+N节点”的空间布局,以南塬桥南镇、渭北下邽镇为两个核心,南部台塬片区突出山水元素,中部城郊片区突出现代元素,北部平原片区突出田园元素,通过打造8条最美乡村道路有机串联三大片区,建设7个出入口和277个村庄景观,形成了科学完备、适度超前的规划体系。在村庄建设中,采取分类推进、点面结合的方式,根据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基础条件的不同,实施村庄建设的差异化定位,合理确定示范村、重点村、生态村、特色村,集中力量率先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各具特色的“头雁”村庄。
  自2015年开始,临渭区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净化为基础,以国省道沿线、集镇为重点,按照示范村、重点村、清洁村标准分类开展整治。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的原则,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清底行动”“百日行动”“60天环境卫生大整治”“冬季清理大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定期组织部分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参与考核评比,大家充分肯定了各镇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所作出的努力,同时指出各村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部分村存在的个性问题,建议存在问题的镇村要建立问题台账,立行立改,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整治工作。
  “咱们这个美丽乡村建设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每个村都各有特点。我建议咱们各乡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临渭区政协委员朱海莹说。
  “各个乡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已纳入常态化管理。这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临渭区政协委员吕春萍说。
  近年来,临渭区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逐步完善全区村庄基础建设和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打造美丽宜居、文明和谐美丽乡村样板,奋力开创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局面。桥南镇天留村、蔺店镇蒲阳村2个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村称号;下邽镇柳园村、牒吴村、西关村,官道镇屯南村、伏家村等7个村被评选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项目以落实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切实提升临渭区村镇人居环境为目标,紧抓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抓手,力促率先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清洁乡村、宜居乡村。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已建设的42个村进行绿化美化,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状。”南宏伟说。 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