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凤县:奏响致富“椒”响曲
  本报记者 黄敏
  连日来,凤县大红袍花椒进入采摘季。山野田间,颜色火红、颗粒饱满的花椒挂满枝头,处处都是椒农忙碌的身影。
  8月31日,雨过天晴。早饭后,椒农朱宝平带着几名采椒工人赶到自家花椒地,准备采摘花椒。“本来雨前就可以采收,耽搁了几天,得抓紧时间采回去才放心。”看着满树红艳艳的花椒,他喜上眉梢。
  朱宝平是凤县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村民。几年前,他把自家几亩零散的花椒地进行了改造,种上了新品种,将种植规模扩展到20多亩,严格落实标准化种植,种出的花椒产量高、品相好,加工成干椒后,很受市场青睐。
  “今年预计能收2000多公斤干花椒,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大概能卖20多万元。”说到花椒收入,朱宝平高兴得合不拢嘴,“务好花椒,就不愁没钱,家里的日子也跟花椒一样红火。”
  “红红火火”的花椒产业不仅让椒农鼓足了“钱袋子”,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每年花椒采摘季,周边市县1万多名采椒工就会来到凤县,加入花椒采收“大军”。
  “我今年是第一次过来摘花椒,平均一天能挣200元,生活方面也安排得相当好,吃住不愁,工资净落,虽然采收时间不长,但收入可不小。”来自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的贺利会一边熟练地采摘花椒,一边高兴地说,“以前在其他地方摘过花椒,有功底呢。明年凤县花椒红了,我还要来。”
  入秋以后,凤县6.7万亩花椒陆续进入采摘期,采椒工人的加入有效缓解了椒农采收压力,让成熟的花椒抢抓农时尽快“颗粒归仓”。
  “我种了20多亩花椒,光靠家里人采摘根本不行,有采椒工人帮忙,几天就采完了。”朱宝平说,花椒采收以后,就要对椒园进行秋管,让椒树休养生息,为来年花椒丰产做好准备。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魏国银告诉记者:“从目前全县花椒采收情况来看,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4200吨,综合产值有望突破4.7亿元,带动椒农人均增收5800元。”
  据了解,近年来凤县结合乡村振兴,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以“特”兴业、以“特”富农。在花椒产业方面,大力推进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低产园改造。今年上半年新建标准化花椒示范园3200余亩,完成低产园改造1.1万余亩。同时紧抓技术培训,把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并通过打造凤县大红袍花椒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县推广“三品一标”产品创建,以电商带货畅通销售渠道,使花椒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和椒农综合收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