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拜谒仓颉庙

  赵学潮

  前段时间,仓颉庙景区免票开放,我和妻子驱车30多公里,慕名前去拜谒了仓颉庙。
  下车后,首先看到一个照壁,竖立在大门口平台上,高约五六米,龙脊灰瓦飞檐,四个小垂柱间是祥云雕刻连接,中部有一小神龛,下面有一道圆形小门洞,两边刻着牡丹、莲花灯图案。照壁旁有一株距今约3900年的护庙柏,枝繁叶茂,虬枝盘错。
  庙门在柏树的侧面,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过东边的检票装置,进入景区,打老远看到一个院门,门前左右竖着一面面黄红两色的旌旗,两个“祭”字分外醒目。待走近,看见院门上书“朝圣门”三个大字,左右有一副对联:万世文字之祖,千古士儒之师。
  进入庙院,导游正讲解“二龙戏珠”古柏。她说,古柏上有左右两个干枝,像两条飞龙,在中间看似“珠子”的圆树头上盘旋。但是,眼前的“圆珠”为人工雕成新装的。1948年冬,彭德怀将军带西北野战军驻扎此地,指挥部设在仓颉庙内,炊士班有个战士取干柴时,将“珠子”锯掉。彭将军知道后,非常生气,在庙内举行的军民联欢会上严厉地批评这个战士,并亲笔题写了“仓颉庙古柏保护令”,立碑于树下。
  听完讲解,一株奇柏引起我的注意。它主干分开两半,中间斜长出一株古槐,古柏“抱着”古槐。柏龄四千余年,槐龄一千余年,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株“柏抱槐”1987年被中华古树名木公选养护委员会列为中华百棵名树之一。柏槐“共生共荣”千年,在全国独一无二。
  前殿系明朝建筑,上下两边都有一间廊房,南北双面均没有院墙,是敞开式建筑构造。殿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由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于1933年所题:文化之祖。两边柱子上写有对联:宇宙间天象地宜咸启中华出书契,庙堂内柏魂槐韵共讴仓圣创文明。中央立着“仓圣鸟迹书碑”,碑文为仓颉所造二十八个象形文字原型。据说,这碑也叫智慧碑,摸过它的人会变聪明。经过几百年触摸,石碑已变得黑光油亮。
  前殿向北是报厅,创修于明代。每逢庙会时,凡祭拜仓颉的人,都要在此报到。报厅两侧各有一株古柏,左为青龙柏,右为白虎柏,俨然两尊神,守护着仓颉庙。穿过报厅是中殿,又称献殿。主体为明代建筑,面开五间,进深三间,高大宏伟,为历代祭奠仓颉之所。
  过了中殿,便是后殿,又称寝殿,里面供奉着仓圣塑像,龙颜四目,神态安详。后殿主体为元代建筑,格局为明三暗五,大迈檩,前檐正檩传为蒿木所制,长16米,粗56厘米,粗细均匀,无节无结。
  我们还参观了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中共西北野战军第一次代表会议纪念展室等。出了庙院,便到仓颉墓。我们跟随别的游客一道逆时针绕墓三圈,以示对仓圣的崇高敬意。
  正午时分,我和妻子恋恋不舍地走出了仓颉庙,踏上了归途。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