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守望麦田觅“粮”种
  本报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杜飞
  “今日开镰,对新品种进行人工收获,单收、单打、单独晾晒。人工收获真正确保品种小麦颗粒归仓。”6月3日,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沟王村东部的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点阎良站内,从该站负责人万光辉挥舞镰刀割断麦秆发出的清脆声响起,宣告这里的夏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在该试验点记者看到,这里的麦田不像其它麦田那样广阔绵延,而是被划分为横平竖直的块状区域,并且每个区域前端都设置着“西农511”“伟隆169”“周麦18”等字样的示范牌。
  “我们这片试验田占地20亩,主要承担关中灌区小麦新品种试验。目前,这里有小麦品种8组100个,重复三组种植,一个品种种植13.3平方米,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试验误差。”万光辉一边挥舞镰刀收割小麦一边对记者说,“另一片试验田位于东孙村,主要承但国家黄淮南片新品种试验及科企联合体对江苏、河北、河南等地的小麦品种试验,也有100多个品种。”
  据万光辉介绍,已经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也会在这里进行进一步试验示范,目的是筛选出适应当地小气候的品种,为当地提供种植依据,像这样的小麦品种也有几十个。汇总下来,他负责试验的小麦品种高达316个,同时还有自繁自育稳定品系新品种20余种。
  今年44岁的万光辉,由于长期在田间劳作,皮肤黝黑,走在田间地头脚步稳健,精神抖擞。据万光辉讲,从事农业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试验示范工作。平时只在试验田里走一圈,就得花费四五个小时。比如田间规划,前期播种,田间管理,苗情调查,分蘖期调查,主茎调查,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调查等更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累的是人工杂交授粉的时候,天刚亮就得进地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和挂牌。一株小麦去雄就得花费三四个小时。”万光辉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自豪地说,“我当过兵,在部队大熔炉里锤炼过,遇到这种强度大的连续劳作也能支撑下来。”
  “咱们这里的小麦从种植到收获需要224天左右。比如这里的‘西农511’‘西农1018’‘周麦36’等品种都表现比较突出,通过田间调查,预估亩产可大600公斤以上。”万光辉指着身边的小麦一脸兴奋地说,“我的‘阎麦2037’从杂交到可推广用了12年,是2003年杂交,2015年审定,穗粒数可达37粒,千粒重37克,亩穗数可达37万穗,亩产在试验田里可达550公斤以上。如果种植在水肥条件和与田间管理比较好的田块里,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目前,该品种在陕西关中中东部灌区已推广种植上万亩,累计推广10余万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