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良种加良法 增产又增收
    渭南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张养利在试验田查数小麦颗粒。

  本报记者 王琦 文/图
  6月2日15时许,在位于蒲城县孙镇的渭南市农科院小麦育种试验田里,张养利和团队成员正在对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优良后代材料选择。
  张养利是渭南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他主持选育的“渭麦9号”小麦新品种推动了渭北旱地小麦的更新换代,去年刚刚通过国审,在渭北旱地推广种植5万余亩,在河北、山西等地推广种植2万余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让旱地小麦在干旱年份保持稳产、增产,在丰水年份达到丰产,对于稳定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张养利从事小麦育种和旱作栽培工作26年,共征集小麦种质资源1700余份,创制矮秆中间材料。改进育种目标由抗旱稳产到抗旱高产再到优质抗旱高产的调整,使得育种目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经过17年埋头育种,他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渭麦9号”于201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在合阳种植示范点经受了零下21.5摄氏度的低温考验,“渭麦9号”长势良好,丰产丰收。2021年,澄城县绿色高效示范田专家实收亩产421公斤,创渭南市旱地高产水平。
  站在“渭麦9号”展示田旁,张养利随手折了一串麦穗放在手心一搓,吹掉麦壳后,一颗颗籽粒饱满的小麦呈现在记者眼前。他介绍说,“渭麦9号”抗旱能力强、后期抗干热风能力强,在比较干旱的年份能稳产,在丰水年份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同时,也是优质的面条、饺子专用小麦品种。
  去年以来,张养利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渭南农业专家服务团平台优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训对象,积极开展小麦“一优二改双控”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开现场会、散发宣传资料、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服务。
  澄城县种粮大户薛金豆告诉记者,去年受秋霖天气影响,小麦播期偏晚,张养利在小麦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都要在地头跑一圈。“调查小麦苗情、土壤墒情,指导群众科学追肥灌溉、开展病虫草害防治等,经过前期的促弱转壮的过程,我家的160亩旱地小麦,目前长势良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薛金豆高兴地说。
  “根据小麦长势、成熟早晚和小麦高低,调节收割机的拨禾轮,机器进地后,先进行试收,观察抛洒率,把机器调节到最佳状态。”这几天,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张养利深入田间地头,向种植大户和农机人员一遍一遍地宣传小麦收获期间如何减损。他说:“减损降低1%,一亩地就能增产1%,对一家一户来说,看起来不大,但对于全国来说,要形成一个意识,减少损失就是增产。”
  6月3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农技中心以及咸阳市农科院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渭麦9号”示范田进行实产验收,亩产601.6公斤,创全国旱薄地小麦新水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