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碰灯笼
张友直
俗话说:“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每年正月,关中地区农村“送灯”的习俗,依然传承。
在老家周至,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四前,舅家要给未满12岁的外甥,送一对红彤彤的灯笼,寓意吉祥光明、幸福安康。
按照传统习俗,舅家送的灯笼,一般比较早,但要到正月十五晚上才能打灯笼。晚上吃完饭,天刚擦黑,街巷里便响起孩童们的喊叫声,呼朋唤友,上街打灯笼。
那时候,农村街道还没有路灯,一片漆黑之中,这些灯笼格外亮眼。村子的十字路口,大人们都被由远及近的各式灯笼吸引了目光。无论是精致的小宫灯,还是廉价的“牛粪普塔”灯笼,在黑乎乎的街道里,忽明忽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果说,攀比灯笼是正月十五晚上的序曲,那么,碰灯笼便是乡村儿童最兴奋的时刻。
碰灯笼,一般都是由比较争强好胜的小孩发起挑战。待灯笼内的蜡烛即将燃烧完毕,他们便挑着手中的灯笼,出其不意地朝别人的灯笼直接撞去。
“砰”的一声,两只灯笼在各自的竹竿上摇摆着,被撞击的灯笼摇晃最厉害,蜡烛也灭掉了。主动碰别人灯笼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不是灯笼架子散了,就是底座掉了。
这时候,受到碰灯笼的示范效应,大家纷纷调转方向,踅摸着新的目标,准备发起进攻。胆小的小孩则护着自己的灯笼,四处寻找安全位置,躲避这场灯笼大战。挑着“牛粪普塔”灯笼的小孩,则是最勇敢的斗士。他们专门挑那些好看的宫灯下手,一下、两下、三下,直到将对方的灯笼碰灭,甚至蜡烛引燃了灯笼,然后开心地跑掉,惹得大家互相追逐打闹。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碰灯笼,都要引燃几个灯笼,烧得只剩下一圈细铁丝和一根挑灯笼的竹竿。在老家,这样的碰灯笼习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大家就图个开心,不会互相计较,似乎认为这样才喜庆。
正月里,碰灯笼算是除了荡秋千、放年炮之外,农村孩子最开心的游戏了。
俗话说:“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每年正月,关中地区农村“送灯”的习俗,依然传承。
在老家周至,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四前,舅家要给未满12岁的外甥,送一对红彤彤的灯笼,寓意吉祥光明、幸福安康。
按照传统习俗,舅家送的灯笼,一般比较早,但要到正月十五晚上才能打灯笼。晚上吃完饭,天刚擦黑,街巷里便响起孩童们的喊叫声,呼朋唤友,上街打灯笼。
那时候,农村街道还没有路灯,一片漆黑之中,这些灯笼格外亮眼。村子的十字路口,大人们都被由远及近的各式灯笼吸引了目光。无论是精致的小宫灯,还是廉价的“牛粪普塔”灯笼,在黑乎乎的街道里,忽明忽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果说,攀比灯笼是正月十五晚上的序曲,那么,碰灯笼便是乡村儿童最兴奋的时刻。
碰灯笼,一般都是由比较争强好胜的小孩发起挑战。待灯笼内的蜡烛即将燃烧完毕,他们便挑着手中的灯笼,出其不意地朝别人的灯笼直接撞去。
“砰”的一声,两只灯笼在各自的竹竿上摇摆着,被撞击的灯笼摇晃最厉害,蜡烛也灭掉了。主动碰别人灯笼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不是灯笼架子散了,就是底座掉了。
这时候,受到碰灯笼的示范效应,大家纷纷调转方向,踅摸着新的目标,准备发起进攻。胆小的小孩则护着自己的灯笼,四处寻找安全位置,躲避这场灯笼大战。挑着“牛粪普塔”灯笼的小孩,则是最勇敢的斗士。他们专门挑那些好看的宫灯下手,一下、两下、三下,直到将对方的灯笼碰灭,甚至蜡烛引燃了灯笼,然后开心地跑掉,惹得大家互相追逐打闹。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碰灯笼,都要引燃几个灯笼,烧得只剩下一圈细铁丝和一根挑灯笼的竹竿。在老家,这样的碰灯笼习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大家就图个开心,不会互相计较,似乎认为这样才喜庆。
正月里,碰灯笼算是除了荡秋千、放年炮之外,农村孩子最开心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