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母亲的锅巴
  􀳀刘斌武

  入秋时节,气温下降,天气凉快了许多。我带着孙子在县城的街道上逛逛。
  走到一家超市门口时,孩子执拗要进超市买锅巴。时下,儿童的零食很多,可我大都叫不上名称,但这“锅巴”二字,我还是记得住、印象深。
  说起锅巴,不由想起过去的岁月,想起我的母亲。在困难年代里,每当家里吃饭时,母亲就有一句口头禅:“你们吃饱了没?锅里还有饭哩!”记忆里,家中那口锅仿佛宝葫芦似的,总有取之不尽的东西。问母亲有啥东西?她说有好吃的。原来,母亲在铲锅巴。这锅巴虽然算不上美食,但它保留了原汁原味,像印记那样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候,我们家八口人,还有爷爷奶奶也一起住。在乡下,我家人口不算少,家务活主要靠母亲和奶奶操劳。锅里的饭毕竟有限,但母亲为啥老说锅里还有呢?后来,我才明白,那是母亲想让家人多吃些。锅巴可以干吃,也可以掺些水,把它烧开,煮成一两碗稀饭。如果谁没吃饱,还可以喝一碗锅巴汤。
  过去,乡村做饭大多烧的是柴火,农家灶上放着大铁锅,灶台旁安有木风箱,用风箱杆来回推拉。随着力度的不同,那股进灶口的风也不一样,灶火时大时小。要做好一顿饭,既费时间又费力气。陕北农村种植高粱,大部分人家平常吃高粱饭。这种高粱饭又分䵚黍饭、参参饭(地方语),其一是将高粱倒在碾子上,把外壳碾掉除净,然后加工成䵚黍米。做饭的时候,加一些黄豆,做成的饭柔糯,口感好;其二是将高粱倒在碾子上碾成碎粒,含有高粱壳子,做成的饭口感粗涩。为啥那么做呢?因为䵚黍米有损耗,参参米没损耗。人们为了节约粮食,大多数吃的是参参饭。另外,高粱饭里还可以掺和豆子、洋芋、红薯、南瓜,做成的饭叫和和饭。这些饭食容易粘锅,每做一顿饭,锅底就会留下一层锅巴。
  平常,爷爷喜欢交朋友,加上父亲是村支书,家中来往的人很多。有时吃完饭了,有时正好吃饭,不管公事私事,来的都是客人。饭不够了再做,反正先让客人吃,再让家人吃,家人吃剩了,母亲才吃。锅巴汤不知顶了母亲多少顿饭,这样的日子,经历了好多年。
  锅底铲出的锅巴,有一种干锅味,薄脆,挺好吃的。掺了水的锅巴,变成了锅巴汤,纯粹为填饱肚子。母亲一辈子操劳家务,忙忙碌碌,经常凑合着把锅巴汤当饭吃。缅怀父母的持家艰难,如今的幸福生活,的确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