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扫”出来的好日子
    张爱侠正在清扫大街。

  本报记者 孙金龙 通讯员 王迎谨 文/图
  清晨,路上行人稀疏,扫帚与路面接触的“唰啦唰啦”声从远处有节奏地响起,张爱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把扫帚 给了信心
  张爱侠今年54岁,是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南位镇陈中村村民。丈夫毛庆社比她年长一岁,患有慢性病,腿脚不便,需长年服药,两个女儿均已出嫁。家中两亩苹果园,年收入仅2000元,难以维持日常开销。
  丈夫需要照顾,果树需要管理,张爱侠整日忙碌,却没有多少收益。提起过往,她眼眶湿润,手中的扫帚握得更紧了。
  考虑到实际情况,镇上为张爱侠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中南北主干道和东西两条街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
  夏收时节,最是忙乱,但张爱侠所负责的区域,并未见庄稼晾晒、秸秆散落。东西街道两侧,花坛正在整修,也无杂物堆放。看似简单的工作,她做得很用心,在多次评比中她负责的路段获得“最干净路段”称号,受到镇村两级表彰,这让她觉得自己还有些价值。
  一把扫帚 带来变化
  在张爱侠看来,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扫的不仅是路,更是扫走了愁苦,扫出了变化。
  低保享受了,她和丈夫每人每月各领400元;分红到位了,领到新城发放的1200元产业分红;救助到位了,疫情期间,帮扶干部帮忙申请到3000元临时医疗救助资金;住房改善了,房子年久失修、腐朽漏雨,镇上为她进行了修缮加固,房顶铺设了彩钢瓦;医疗到位了,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他们检查身体。
  上个月,张爱侠又涨了工资,从原来的每月600元涨到800元。帮扶干部张国库是南位镇社会事务办主任,他围绕清扫保洁工资较低等问题,向上级进行反映,最终,南位镇55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每月工资都增加了200元。
  走在路上,只要看见垃圾杂物,张爱侠都会捡拾,不管是不是自己负责的区域。她的丈夫,虽然行动不便,但在锻炼过程中也会帮忙捡拾。
  一把扫帚 扫出盼头
  在张国库眼里,张爱侠不等不靠,积极肯干。张国库一有空就来帮忙打扫卫生,询问生活情况,也经常为张爱侠、毛庆社宽心开导:“再大的困难有政府,要有信心。”
  前两天,张爱侠在爱心超市用爱心积分卡兑换了一袋25公斤的面粉。帮扶干部每月会检查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和家庭卫生状况。如果状况良好,每次就发放20个积分(1个积分相当于1元),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米面粮油、日用百货等生活用品。
  收入渠道变多,又有各种激励,下一步,村集体还会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就业,进行分红。回想起生活的变化,未来充满盼头,张爱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