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农业水价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讯(记者 王缠卫)1月4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2018年,我省按照“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完善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强化用水管理机制”的要求,“抓试点求经验、定政策建机制”,在持续推进省级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革实施区域,大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计划实施有效面积达到720万亩,各市县中小型灌区、井灌区及小型水利工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计划实施有效面积160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以来,我省经过对改革试点区域“三种价格构成模式”的探索和运行情况分析,总结出比较适合我省大型灌区实际的改革模式,即在总体上不增加农民水费负担原则下,适当提高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收费标准按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制定,对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与运行维护成本差额部分进行财政补贴,供水价格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为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省水利厅联合省财政厅等四厅局制定出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善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配套措施。中央、省财政落实各渠道资金4.56亿用于13个大型灌区,支持灌区统筹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对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农业节水和灌区管理创新,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省连续三年投资3910万元,对9500多座斗渠量水设施和44800余处田间分渠计量标尺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基本做到了大型灌区计量设施全覆盖,监督标尺高密度设置。
我省灌区在农业水价改革前由于实行综合水价,农民节水意识不强。改革后,由于实行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用水、多收费,促使农民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亩均用水量,节水意识逐步提高。同时,全省相继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积极应用互联网新技术,组织力量研发水量结算、水费计征相关软件,建立手机APP操作平台等,将互“联网+”应用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来,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增加了透明度。
2018年以来,我省经过对改革试点区域“三种价格构成模式”的探索和运行情况分析,总结出比较适合我省大型灌区实际的改革模式,即在总体上不增加农民水费负担原则下,适当提高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收费标准按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制定,对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与运行维护成本差额部分进行财政补贴,供水价格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为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省水利厅联合省财政厅等四厅局制定出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善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配套措施。中央、省财政落实各渠道资金4.56亿用于13个大型灌区,支持灌区统筹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对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农业节水和灌区管理创新,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省连续三年投资3910万元,对9500多座斗渠量水设施和44800余处田间分渠计量标尺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基本做到了大型灌区计量设施全覆盖,监督标尺高密度设置。
我省灌区在农业水价改革前由于实行综合水价,农民节水意识不强。改革后,由于实行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用水、多收费,促使农民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亩均用水量,节水意识逐步提高。同时,全省相继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积极应用互联网新技术,组织力量研发水量结算、水费计征相关软件,建立手机APP操作平台等,将互“联网+”应用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来,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增加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