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扶贫重在扶志 发掘内生动力
国家扶贫日当天,贫困户白芳(右一)接受慰问。
牛向阳 本报记者 张晓强 文/图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讲好陕西脱贫故事,传递陕西攻坚声音,展现摘帽县成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10月16日,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脱贫攻坚调研采访团启程前往陕北。在一周内,采访团成员通先后走访了榆林、延安、定边、横山、延长,了解当地的扶贫产业和典型人物事件,探寻值得借鉴的脱贫经验,并对相关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采访,从不同的点线面角度反映当地脱贫攻坚方面的最亮点,发回了一篇篇鲜活生动、富有见解的图文及影像作品,全面展示我省脱贫摘帽县在脱贫攻坚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地处鄂尔多斯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是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保护区、中国马铃薯特产美食之乡。10月16日,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脱贫攻坚调研采访团首先来到该县,深入镇村,寻访典型,挖掘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最亮点,充分展示区域脱贫发展成果。
沙场村——“不毛之地”变脱贫宝地
“沙场村过去很落后,2004年人均才1000元左右。通过党建引领,助推扶贫,发展大棚产业,2018年人均收入1.5万元。村民收入提高了,村干部干事情大家都很支持。现在贫困户带动非贫困户的产业致富模式已形成,多元化种植的方式即将催生沙场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高潮。”定边县委书记崔博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4年,沙场村党支部书记魏于章通过考察调研,决定发展香瓜种植产业。他带头拉土压沙、平整集体土地320亩,打机井6眼。2015年,该镇党委、政府安排资金10万元,用于支持沙场村农业产业发展,最初全村有23户村民参与拱棚建设,其中贫困户13户。第一批建成拱棚69个,当年每棚纯收入就高达1.5万元,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发展香瓜种植产业取得成功。2016年初,全村精准识别的26户贫困户中有19户参与其中。贫困户通过金融信贷扶持,每户种植大棚最少的有4座,最多的有10座,年收入最高达到6万元。
王学文——脱贫路上不坐等其成
“感谢党的好政策,还有上级的资金、技术,让我的养羊产业得以发展,实现了脱贫。我还被评为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致富先进个人’称号。”10月16日下午,盐场堡镇波洛池村村民王学文笑着说。王学文,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王学文通过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名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和当地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王学文养羊数量已经达到90余只,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他不怕艰辛,刻苦钻研的脱贫致富精神也成为当地的模范。
不仅如此,王学文和妻子两人还积极探索其他脱贫致富之路。在了解到政府出台了化肥补贴、土地深松、农业保险等扶贫政策之后,他和妻子商量,主动承包了550亩土地种植荞麦、玉米、马铃薯,并主动参加种植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改进传统的耕作模式。
王学文说:“我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他还表示,现在他信心很足,将来会不断扩大荞麦种植业,两头抓,自力更生。
朱紫云——聋哑人遇到的好干部
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当天,全媒体采访团深入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采访。聋哑人白芳和帮扶干部朱紫云娴熟地比划着手势,顺畅地完成了一段日常生活的简单对话。
2015年底,朱紫云初次走进白芳家,房子里没有太多的家具和摆设,简单而零乱。个子矮小的白芳招呼着朱紫云围着炉子坐下,并努力地向他比划着各种手势,而此时的朱紫云却一脸茫然和尴尬。那一刻,朱紫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之后的一年多,朱紫云经常进出白芳家,无论大事小情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就这样,朱紫云将攻克肢体语言难关作为帮扶首要切入口,和白芳一家人从最初的生涩到现在的亲如一家人。
为了从本质上改变白芳一家人的贫困状况,朱紫云为其制定特殊的帮扶计划,鼓励白芳积极申请县上金融扶贫政策低利率贷款,建议她以“家庭种植+小型养殖”的方式,种植土豆、玉米、糜子约35亩,养羊45只。2016年,白芳一家人均收入达到51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