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40年后话柳青
特约撰稿 张宝贵 吴武刚
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文艺工作者和党政干部要学习柳青精神:“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
有人不解,为什么柳青逝世40年后,还要学习柳青?
近日,《柳青在皇甫》一书在京举行首发式。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评价该书“全面介绍了柳青感人的人格与文格,回答了为什么新时期要学习柳青精神,是一部落实习总书记学习柳青精神号召的好作品。”
1952年,柳青离开北京携妻安家落户于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14年。他倾听群众的喜怒哀乐,熟知当地民风民俗,同群众同甘苦共创业;他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培养和保护基层干部,倾其心血为农民树碑立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柳青就提出了在陕北退耕发展苹果的建议。
柳青长期扎根长安农村融入群众,为人民的文学事业、理想信念献出了人生最为宝贵的26年才智年华。他还捐献出《创业史》第一部的全部稿费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
柳青留给人们一条道路和一种精神。这条道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这种精神就是和人民一道前行的公仆精神。所以人民群众怀念柳青,呼唤柳青精神,新时代需要柳青精神。
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文艺工作者和党政干部要学习柳青精神:“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
有人不解,为什么柳青逝世40年后,还要学习柳青?
近日,《柳青在皇甫》一书在京举行首发式。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评价该书“全面介绍了柳青感人的人格与文格,回答了为什么新时期要学习柳青精神,是一部落实习总书记学习柳青精神号召的好作品。”
1952年,柳青离开北京携妻安家落户于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14年。他倾听群众的喜怒哀乐,熟知当地民风民俗,同群众同甘苦共创业;他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培养和保护基层干部,倾其心血为农民树碑立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柳青就提出了在陕北退耕发展苹果的建议。
柳青长期扎根长安农村融入群众,为人民的文学事业、理想信念献出了人生最为宝贵的26年才智年华。他还捐献出《创业史》第一部的全部稿费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
柳青留给人们一条道路和一种精神。这条道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这种精神就是和人民一道前行的公仆精神。所以人民群众怀念柳青,呼唤柳青精神,新时代需要柳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