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西府端午习俗
  岐山 郑宗林

  在西府农村,每年端午节时除吃煮鸡蛋、粽子、粽糕、绿豆糕等食品和插艾叶外,还有戴花花绳和香包的习俗。
  香包俗称“雄黄绌”,是以绸缎布料刺绣缝制而成,形状有狮子、老虎、鱼、鸟、金瓜、茄子、花朵、桃子、石榴、钵鱼、心桃、元宝、佛手和杏核等。各种香包的中间为棉絮掺以香料粉末缝制而成,立体形状。香料为中草药,如雄黄、艾叶、冰片、藿香和苍术等。各种香包上有吊线,下有彩色吊穗。香包具有驱除异味、杀菌除病、清爽神志的作用。有的香包用花布,是白色布印染的图案,做出的香包更素雅大方。香包总是和花花绳相伴佩戴的。花花绳就是用五色线拧结出的细细的绳子。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内部装有各种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仅美观大方,香气扑鼻,还有驱避蚊虫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花花绳是用红、黄、蓝、黑和白五色丝线拧合在一起。为什么要用五种色线?从阴阳五行学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每年端午前,总有巧手老奶奶们在县城和镇点出售各色五彩绳、香包,为人们营造着浓浓的端午节气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