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用勤劳双手实现致富梦
本报讯(通讯员 邵志鹏)“当个贫困户一年给那个一两万元,也富不到哪儿去,还是要自己努力挣钱,花自己挣的钱,心里踏实,俺一家心里也舒服。”近日,家住周至县集贤镇北街村的脱贫户田有社这样说。
在秦岭北麓环山路南边一家农家乐,笔者见到了当地有名的脱贫户田有社,谈起脱贫致富这事,他有说不完的话。田有社的父母患有慢性病,女儿读高中,儿子读初中,2016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眼看着周围的朋友,邻居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7年初,在镇村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在山边开了个农家乐,生意很不错,不到一年时间,把从亲戚家借来的1.5万元还了,还攒了两万多元,如今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多亏了政府的医疗救助,父母的病也比以前好多了,老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马景春家住集贤镇大曲村,是村里第一个务樱桃的人,是大樱桃让他发了家,过上了富裕生活。老马的儿子是个智障低的人,媳妇是个聋哑人,2014年生了个娃被诊断为慢性脑瘫,给孙子看病花完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成了贫困户的他,谈到孙子的病情时,满怀信心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啊,给娃看病自己负担的少了很多。”他不等不靠,在镇政府支持下,贷了1.5万元,在3亩樱桃园里又养了200多只土鸡,收入十分可观,去年10月他家脱了贫。
在秦岭北麓环山路南边一家农家乐,笔者见到了当地有名的脱贫户田有社,谈起脱贫致富这事,他有说不完的话。田有社的父母患有慢性病,女儿读高中,儿子读初中,2016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眼看着周围的朋友,邻居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7年初,在镇村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在山边开了个农家乐,生意很不错,不到一年时间,把从亲戚家借来的1.5万元还了,还攒了两万多元,如今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多亏了政府的医疗救助,父母的病也比以前好多了,老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马景春家住集贤镇大曲村,是村里第一个务樱桃的人,是大樱桃让他发了家,过上了富裕生活。老马的儿子是个智障低的人,媳妇是个聋哑人,2014年生了个娃被诊断为慢性脑瘫,给孙子看病花完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成了贫困户的他,谈到孙子的病情时,满怀信心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啊,给娃看病自己负担的少了很多。”他不等不靠,在镇政府支持下,贷了1.5万元,在3亩樱桃园里又养了200多只土鸡,收入十分可观,去年10月他家脱了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