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蒲城一农民
种反季节蔬菜致富
    本报记者 齐安军 崔福红
    1月16日,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8组的贾军良和妻子宋某,冒着严寒踩着积雪、挎着篮子走进自家的暖室大棚,开始采摘第一批成熟的反季节西红柿。
    在贾军良的暖室大棚里,一排排近2米高的西红柿秧上硕果累累。贾军良和妻子一边摘西红柿,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我种植了10亩反季节西红柿,目前市场价格走俏,客商络绎不绝。西红柿每公斤最高卖到4块多,亩收入8000元不成问题。”
    今年50岁的贾军良,是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8组村民。2015年他在村上流转了10亩地,在亲戚朋友处借了20多万元。开始修建暖室大棚,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通过育苗,施肥浇水,70天后西红柿就上市,刚开始他的种的西红柿卖到离家不远的浦城县城和富平县城,他开着面包车给菜市场送西红柿,妻子开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的销售。时间长了好多客商都跑到田间地头来拉他种的西红柿。有时夫妻俩忙不过来还雇佣村上的村民来给帮忙摘西红柿。
    人勤春来早,这句话一点也不假,2018年的第一场雪笼盖四野,田间地头白茫茫的一片。当人们望着皑皑白雪都说来年会有个好收成时,贾军良夫妇暖室大棚里的反季节西红柿已经悄悄地成熟了。 
    贾军良说:“我现在流转了很多土地搞种植,比打工强。我的暖室大棚一方面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下地、施药、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土地就是我们农民的金饭碗,我种的反季节西红柿就是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春节前将这些西红柿卖完,就开始种西瓜,到了4月份大棚反季节西瓜就上市了,我的金饭碗里会有更多的金蛋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