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昔日好逸恶劳“等靠要” 如今自强自力忙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 余迟 记者 李孝清)“哟,你看‘黑龙江’现在变踏实了,知道勤劳致富了。”“‘黑龙江’,这大太阳的都不休息,还在薅苞谷草呢。”这是7月5日汉滨区县河镇红升社区群众在逗耍贫困户绰号叫“黑龙江”的刘永福,然而,他只是嘿嘿一笑,继续勤劳耕作。
前些年,在县河镇境内只要一提起“黑龙江”,镇、村干部都摇头,当地群众也不愿意和他打交道,都知道“黑龙江”是刘永福的绰号,意思是他人长得黑,整天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他还爱和干部群众胡搅蛮缠,一到逢年过节就到村上或镇上要点米面啥的,要救济款回家过年,说他是混混又不像,“地头蛇”也不像,所以当地群众就管他叫“黑龙江”。当地只要有什么扯皮打架的事,都有他一起起哄,一起胡搅蛮缠,导致当地好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刘永福了,只记得他的绰号“黑龙江”。
成家以后的“黑龙江”,目前一儿一女都已经上小学了,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为了能够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今年初他找到村干部和驻村的镇食药所所长王涛,主动要求把他拉入贫困户,要在干部的帮扶下保证好好做人做事。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时,刘永福一家人被群众评议为精准扶贫户。为了帮扶刘永福能够真正脱贫,食药所所长王涛主动请缨来帮助刘永福,按照刘永福的想法,王涛所长帮他购买了120只鸡、20只兔子。目前,鸡兔成群,眼看就有了收益,又种植了12亩玉米,刘永福整天都忙于养殖与地头之间;在农闲的时候跑“摩的”补贴家用,妻子也到处收捡一些废品变现。如今在干部的帮扶下,在新民风的教育引导下,昔日的“黑龙江”,如今变成了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典范。刘永福的整个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变,家庭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幸福,距离脱贫目标已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