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再访陕西最北村落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美丽陕西·省界行”系列报道(府谷篇)

    采访团与五道河村“老朋友”周喜(左二)在他家新房前合影留念。
    府谷县古城镇副镇长温文军介绍该镇精准扶贫情况。
    张亚男 本报记者 邵林喜 张海明 文/图
    5年前,本报记者踏上寻访陕西最北村落之路,到达了陕西最北村落王家梁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5年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暨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团再次走访王家梁村。
    水泥路连通最北村落
    我们首先到达古城镇政府,副镇长温文军听说5年前就采访过王家梁村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当时那路可难走啊,你们能到达王家梁真是相当不容易。”温副镇长介绍,为了改变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再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基础设施建设成了镇上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投资800多万元新修了从乔圪卜至徐沙梁至丁家梁10.6公里水泥路,投资1200多万元新修了从五道河至茆上至沙圪坨至王家梁16.8公里水泥路,投资500多万元新修了罗家沟至胖老婆沟至麻镇喇嘛墕6.8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古城镇行政村之间水泥路全面连通。
    五道河村的老朋友
    上午11时,我们到达了五道河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吕乃伟给我们带路。来到周喜老人家,他正提着水桶向羊圈走去。“周叔,你家朋友看您来了。”吕书记喊了一嗓子。
    “没想到5年后还能见到你们。”提到5年前的情景,周喜老人激动地说道。
    “我们生活美满,现在退休工资也能拿到5000多元了,你看看身后,是6月份刚盖新房!”周喜老人称,新房花了24万元。走进新房,在座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现代化的装修让人完全想不到是在农村。
    吕书记称,现在村上变化也大,人畜饮水,电,路等全覆盖,产业方面,由于五道河是全镇两个贫困村之一,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产业发展主要还是养羊、养猪等养殖业,另外就是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今年投资55万元新建五道河双膜拱棚10座,种植反季节水果蔬菜,目的是早日脱掉贫困村的帽子。
    省界上的王家梁村
    继续往北上,翻过几座山,下了几次沟,爬了几道坡,40分钟后,我们终于达到了陕蒙交界的陕西最北村子——王家梁村。
    村主任王奶山也是5年前本报记者采访的对象,“那时候路太难走了,一到下雨天,镇上干部下不来,村民上不去,耽误不少事呢,现在可好了,全是水泥路,解决了我们王家梁村祖祖辈辈都梦想解决的问题了,还是国家的政策好啊!”说完,王主任拿起一张材料纸,纸上写的都是这几年村上的大变化。2012年,阳塔自然村人饮工程建成;2013年王家梁村人饮工程建成;2014年,实现坡改梯田100亩,硬化村委会650平方米路面,修建村委会文化广场;2015年,多个自然村延伸水利灌溉变压里程;2016年,修建剩余自然村的灌溉管道工程,硬化刘家梁至村委会至碾子湾水泥路面7.5公里。
    “村上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务工为主。但我们村的海红果树是一个特色,王家梁村海红果树特别多,多到没有一位村民能说清自家究竟有多少果树呢。另外村上还有一棵200年以上树龄的海红果‘树王’。”“树王”长在一个沟槽平地中,占地半亩多,主干大部分被淤在地中,裸露部分直径约2米粗,上分4个枝杈,各枝直径又有1米许,再上形成三四丈高的伞盖。“此树已顽强地生存了200余年,年可产海红果2000余斤,足可称为‘海红果树王’。”
    5年了,我们重新踏上寻访陕西最北村落之路,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5年之间这里路修好了,人饮工程建起来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老朋友们,5年后我们再相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