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漂洋过海来杨凌
    境外参展商接受记者采访。

    俄罗斯友人介绍产品。
    范增利 本报记者 武德平
    11月5日至9日,第23届农高会在杨凌隆重举行。自开幕以来,各展馆、展区人气兴旺,参会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国际馆(A馆),有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企业带着产品在这里展出,展位上也出现了一些蓝眼睛高鼻梁黄头发的外国友人,成为农高会展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杨凌,这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如今已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重要平台、纽带。
    走进国际馆,记者看到,身着特色服装、笑容奔放的国际友人在这里向世界展示自己。
    哈萨克斯坦的丝帛织物上勾勒出美轮美奂的中东风物,巴基斯坦的能工巧匠用黄铜制成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德国的啤酒芳香四溢……作为本届农高会的主宾国,德国更是全方位表达出了自己和中国、和世界沟通交流的“蓄势待发”。展厅里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展示,更是让无数过客驻足。
  “今年是第一次来参加杨凌农高会,没想到农高会人气会这么旺,规模这么大,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德国展团代表汉斯·凯梅尼开心地说:“我们在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有先进的技术,通过农高会,我知道了陕西在苹果种植上有很大优势,希望未来能通过深度合作促进相互发展。”“你们这是什么产品?价格怎么样?”与德国展区一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巴拉金那”农场展区也亮点纷呈、人气爆棚。负责人李浈子忙碌着用中文向参展者介绍产品和解答问题。作为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西安代表处的负责人,旅居中国多年的李浈子已经能够用汉语交流。李浈子笑着说:“这是一个富有神奇的农业科技交流平台,这两天很多人对他们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还来参加农高会!”
    采访中还有很多来自国外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农高会办得相当有特色,不少企业还碰撞出了“火花”。在二楼展区,美国的咖啡浓郁飘香;韩国的化妆、护肤品琳琅满目;哈萨克斯坦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各国朋友、商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魅力,更是因为在中国,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让他们遇见整个世界。
    过去的驼队风帆,变成了今日的列车航班;曾经的丝帛香料,换为了今天的商品万千。农高会,这个影响广泛的农业大舞台,正借助历久弥新的“一带一路”,不断与世界沟通、对话。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