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读故事、学画画、玩游戏、与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通话……现在,大荔县平民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馨小窝——
“七彩小屋”心灵家园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我的心愿是能让父母早点回来,一起吃一顿饭。——郝明”
    “我想让爸爸妈妈回到我身边,给我一个幸福的家。——方雅婧”
    “我希望爸爸妈妈回来,陪我做作业,全家一起过年。——张如意”“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早点回家,陪伴我和弟弟,永远不离开我们,这是我唯一的心愿。——陈治宇”“我的心愿是希望爸爸妈妈回家,陪我玩,看我写字,一起看电视,一起睡觉,哪怕是一分一秒我也愿意。——刘博文”
    5月8日,记者在“七彩小屋”的一面墙壁上看到,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卡片装扮起来的“心愿树”上,写满了他们对远在他乡打工亲人的想念。弯弯扭扭的字体,质朴真实的语言传递着孩子们内心对亲情最真切的思念。
    这间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承载着孩子们太多的美好心愿和寄托。校长赵兴军告诉记者,平民镇中心小学210多名的学生中有150多人是留守儿童,其中有70多名经常住校,他们的父母大多远在千里之外打工,一年也见不上一两次,有的甚至几年才能见上一面。
    据了解,“七彩小屋”是团大荔县委发动爱心企业家在2014年10月份出资捐建的,目前在渭南市尚属首家。之所以取名为“七彩小屋”,因为里面充满了孩子们童年想要的一切。益智玩具、各类书籍、绘画板,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七彩小屋”里学习玩耍,又能和遥远的父母视频聊天。
    在琳琅满目的图书区,孩子们有的三五人围坐在一起看自己喜欢的书;几个好动的孩子正在商量老师曾教过的拼图怎么拼;10岁的唐小涵小朋友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画一条鱼;而在另一个角落,摆满了孩子们的绘画、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
    一位正在看书的小朋友名叫牛涛,今年11岁,父母都在山东打工,他已经有一年多没见过父母了,自己一直跟爷爷生活。他腼腆地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家里有事才给父母打电话,平日里很少联系,现在固定的时间他可以守在电脑前跟父母视频,但当记者问他,“你跟父母视频都说些什么?”孩子却眼中含着泪花说:“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
    社会各界对孩子们的关心从未停止,大荔县的西部志愿者们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为他们辅导功课,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家人般的温暖与关怀。
    “七彩小屋”已经不仅是搭建留守儿童与千里之外的父母倾诉亲情的桥梁,更是他们寻找多彩童年的心灵家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