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读书著文 我之乐事
读书几乎是我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我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过的习惯。我在书中学习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索生活……书是我的良师益友,闲暇的时候,苦恼的时候,关起门来,与书相拥,听其细语,浮躁、阴郁、愤懑等恶劣的情绪释然了,宁静了,明亮了,郁结的心境慢慢绽放出淡雅的智慧的花来。
除了偶尔读读专业类书籍,我反复品读的是经过千年历史筛选积淀下来的诗歌散文,诸子经典以及近现代思想文学大家的作品。对于当代的作品,我不是不读,极其有限,而且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我总以为沉淀愈久的东西可能更可靠一些。
我不读娱乐性以及惊险刺激的书籍。我最爱读的书是中国的诗词歌赋。我常常惊诧于其中对于自然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典型环境恰到好处的裁取,对于瞬间心灵体验的捕捉,使自然之景与主观之境水乳交融的结合。而优雅准确的文字表达,流转错落的音韵,无懈可击的修辞手法,又使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细腻委婉,或酣畅淋漓,款款地在你心中流淌,使你干涸的心田得以滋润。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王维的苍凉,白居易的闲适,李清照的婉约清丽,如一盘盘精神的饕餮盛宴,每每读之,欲罢不能。我在感叹祖国文字博大精深,精妙绝伦之余,经常在思索其成因。这其中固然不乏诸如王勃那样的少年才俊,但我更相信贾岛所谓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艰辛。
在琳琅满目的古代书海中,散文是不可或缺的又一朵奇葩。她不只有着和诗歌一样的绰约的风采,更兼有着深厚的思想底蕴。这些散文或寄情山水,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或铺陈人生遭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或关注民生,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或探兴衰之道,如贾谊的《过秦论》;或发忧国之思,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慷慨悲歌,一咏三叹,表现出中国历史上文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风亮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应该让许多所谓的文人们感到汗颜。至于言情之作,诸葛亮的《出师表》,君臣之情令人唏嘘;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人伦之情感人肺腑。中国散文浩如烟海,我至今不能读其千万分之一,只能皮毛的说点管窥之言。
我特别推崇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左传》。其中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极其关系的深刻思考。其中《道德经》中主张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宏观上对于人类的生存之道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左传》中的治国理念,外交谋略在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我很欣赏《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如果死读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只思考不重视读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边学边思考,一直是我重要的读书方法。我读书很慢,我要从中寻找其中观察生活的方法,筛选题材的方法,阐明观点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我甚至会试图还原一篇文章在作者成篇之前原始材料的状态,从中领会取材的方法。有的时候我看完一段精彩的片段之后,会停下来,思考一会,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从新复述,再和原作对比。对于疏漏的地方,我会补上,并且问自己为什么会疏漏。以此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对于书中一知半解的词句,我一定要通过查找资料弄明白,并且反复在心里默记。往往是别人几天读完的书,我可能要数月的读。有时一天才读几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读书死的理。这种理念甚至浸透到了我的生活之中。我读书不记笔记,要求自己努力记在脑子里。读师范的时候,我的书本上很少有勾画旁记。为此还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和讽刺,后来老师讲课,我就在书上虚晃,为的就是要记在心里。
有点意思的是,我在读一些长篇文件、报告的时候,又会把上面勾画书写的乱七八糟。那是我在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每一节的意思,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并迅速记住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读书对于我其实是个苦差事,可我食之如饴,乐在其中,不思功利,不问得失。《礼记》有孔子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我应该说,读书著文,我之乐事。
除了偶尔读读专业类书籍,我反复品读的是经过千年历史筛选积淀下来的诗歌散文,诸子经典以及近现代思想文学大家的作品。对于当代的作品,我不是不读,极其有限,而且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我总以为沉淀愈久的东西可能更可靠一些。
我不读娱乐性以及惊险刺激的书籍。我最爱读的书是中国的诗词歌赋。我常常惊诧于其中对于自然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典型环境恰到好处的裁取,对于瞬间心灵体验的捕捉,使自然之景与主观之境水乳交融的结合。而优雅准确的文字表达,流转错落的音韵,无懈可击的修辞手法,又使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细腻委婉,或酣畅淋漓,款款地在你心中流淌,使你干涸的心田得以滋润。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王维的苍凉,白居易的闲适,李清照的婉约清丽,如一盘盘精神的饕餮盛宴,每每读之,欲罢不能。我在感叹祖国文字博大精深,精妙绝伦之余,经常在思索其成因。这其中固然不乏诸如王勃那样的少年才俊,但我更相信贾岛所谓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艰辛。
在琳琅满目的古代书海中,散文是不可或缺的又一朵奇葩。她不只有着和诗歌一样的绰约的风采,更兼有着深厚的思想底蕴。这些散文或寄情山水,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或铺陈人生遭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或关注民生,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或探兴衰之道,如贾谊的《过秦论》;或发忧国之思,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慷慨悲歌,一咏三叹,表现出中国历史上文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风亮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应该让许多所谓的文人们感到汗颜。至于言情之作,诸葛亮的《出师表》,君臣之情令人唏嘘;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人伦之情感人肺腑。中国散文浩如烟海,我至今不能读其千万分之一,只能皮毛的说点管窥之言。
我特别推崇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左传》。其中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极其关系的深刻思考。其中《道德经》中主张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宏观上对于人类的生存之道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左传》中的治国理念,外交谋略在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我很欣赏《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如果死读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只思考不重视读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边学边思考,一直是我重要的读书方法。我读书很慢,我要从中寻找其中观察生活的方法,筛选题材的方法,阐明观点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我甚至会试图还原一篇文章在作者成篇之前原始材料的状态,从中领会取材的方法。有的时候我看完一段精彩的片段之后,会停下来,思考一会,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从新复述,再和原作对比。对于疏漏的地方,我会补上,并且问自己为什么会疏漏。以此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对于书中一知半解的词句,我一定要通过查找资料弄明白,并且反复在心里默记。往往是别人几天读完的书,我可能要数月的读。有时一天才读几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读书死的理。这种理念甚至浸透到了我的生活之中。我读书不记笔记,要求自己努力记在脑子里。读师范的时候,我的书本上很少有勾画旁记。为此还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和讽刺,后来老师讲课,我就在书上虚晃,为的就是要记在心里。
有点意思的是,我在读一些长篇文件、报告的时候,又会把上面勾画书写的乱七八糟。那是我在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每一节的意思,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并迅速记住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读书对于我其实是个苦差事,可我食之如饴,乐在其中,不思功利,不问得失。《礼记》有孔子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我应该说,读书著文,我之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