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网改造——
做好助农这篇大文章
郭电秦 贺龙 本报记者 王缠卫
   开栏语
    陕西电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环节,对陕西地方经济建设和“三个陕西”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反映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陕西经济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本报今日推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丝路彩虹’大型系列报道”栏目,对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电力英模、电力优秀团队、电力好人、电力公益、电力文化等七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并不吝赐稿。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繁忙的温室大棚育苗生产季节。在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鹏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整齐的电杆,一条条闪光的银线,正守卫着孕育在大棚中的一片绿色。新建的甜瓜大棚设施齐全,照明灯、增光灯、加热灯都配上了。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把建好农村电网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继2013年投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7.5亿元后,去年又持续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及更换10千伏配变1045台,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753.7千米,低压线路2410.91千米,治理农村“低电压”用户31090户。
    富百姓电力染绿满园春
    在鹏玉园区蔬菜大棚里,一株株菜苗长势旺盛,一根根辣椒纤细翠绿。“温室大棚的花卉从育苗、灌溉、增光、加热、通风等生产环节,一样都少不了电,供电所可真帮大忙了。你看,这是去年专门给咱架的电线。”谈起电力服务,从事多年花卉种植的常师傅说:“咱这14个花卉大棚,现代化程度较高,全部采用净水微喷灌溉,根据花卉生长需求,大棚里还安装了通风设备和卷帘机,一刻也离不开电。
    阎良供电公司武屯供电所台区张元介绍说,以前给这片园区供电的10千伏武屯Ⅰ线每到冬夏季用电高峰期,线路负荷急剧攀升,造成电压偏低。去年立冬前,公司开始实施10千伏武屯Ⅰ线过负荷分网工程,将原线路一分为二,后段从110千伏武屯变电站新出一条武屯Ⅲ线承载原线路的一多半负荷,并增容了1台变压器,安装了6台智能开关实时监测线路负荷,辖区的群众不用再害怕生产用电“卡脖子”现象。
    强电网美丽乡村展新颜
    在延安,新居室内不再有煤炉、土炕的踪影,齐备的各式家电和电热采暖装置显示出新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
    延安供电公司柳林供电所吴凤强谈起具体的改造建设滔滔不绝:“我们去年投资近30万元对辖区虎头卯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将原来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更换为315千伏安,新建线路3200米,新建12米高电杆8基。”
    近年来,延安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大农网改造投资力度,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着力提升改造标准、质量,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电网。去年,该公司已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10千伏线路81.51千米,改造老旧10千伏线路97.63千米,新增变压器25台,新增容量8600千伏安,更换配变67台,容量15955千伏安。 
   美环境 青山绿水春意浓
   天蓝如洗,空气宜人。商洛,一座新兴的生态旅游城市正伴随着“秦岭最美是商洛”响彻三秦大地而迅速崛起。作为这座城市的绿色清洁能源提供者,商洛供电公司积极落实“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理念,全面开展电能替代工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呵护商洛的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商洛市已有约40万件下乡家电进入百姓家庭,成为电能消耗的重要载体。商洛公司大力宣传推进电能替代工作,鼓励和引导群众用电做饭、烧水、取暖,促进农村转变依靠柴薪取暖做饭的传统生活方式。据市林业部门测算,实施以电代柴后,商洛市年可节约柴薪约1000万公斤,折合林地草坪7000多亩。
    从大力推广热泵项目到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商洛供电公司实施电能替代得到了商洛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电代煤等电能替代工作,显著减少了城市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推进社会节能减排,促进商洛经济社会安全、高效、清洁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