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智慧哨兵”上岗 生态保护升级
本报记者 黄敏
4月2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岭保护总站管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站在秦岭生态保护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大屏幕前,细心查看着数据变化和管护区的角角落落。而这些视频数据是由20公里外骊山最高点架设的高点监控烟感防火系统实时传送回来的。
“这是我们最近才上线运行的西安首个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监测数据在大屏幕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两种视频形式显示,实时监控骊山的森林地貌等情况。”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刘勇强说,相比之前,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的摄像头多了预判、预警功能,能够覆盖到人员、车辆难以到达的盲区。同时,系统不受天气和时间影响,无死角、全天候工作,弥补传统森林火情监测方式的不足,覆盖更全面、监管更智能。
不仅如此,在云台监管系统的新模式加持下,除了可实现对火情的实时发现,还可对历史火情进行归档,视频记录可跟省、市多平台进行联动。
据了解,该系统具备远距离自动识别火情、自动准确定位火情位置的功能。前端监控摄像机配备了热红外、可见光两种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监测范围内热源和烟雾,能准确监测到森林火情火灾,以及焚烧秸秆等野外用火行为。一旦发现火源或烟雾后,将抓拍照片、录制视频,并向监测中心发出报警,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准确定位火情具体位置,定位精度达0.5米左右。
检测精准,是因为云台上安装了可实现360度旋转的400万像素摄像头,可将隐患位置放大56倍,并实现对6公里半径范围内烟感探测,摄像头2分钟就可监测一圈,从发现火情到火情处置完毕可控制在20分钟内。临潼区秦岭保护总站管控指挥中心实时接收到报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以语音、视频、文字等简单直观的形式发送给前线防火工作人员,调度指挥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同时,监测系统能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系统运行以来,无论是在森林防火、治安维护方面,还是在乱砍滥伐、盗矿采砂、垃圾排放等方面的监管都显示出巨大优势,不仅应急反应速度大幅提升,还实现了24小时监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刘勇强说,目前,临潼区骊山区域内设置了两个云台监管系统,构建起了高频次、全天候、立体化的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网络,实现了数字秦岭、智慧管山,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大数据时代。
4月2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岭保护总站管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站在秦岭生态保护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大屏幕前,细心查看着数据变化和管护区的角角落落。而这些视频数据是由20公里外骊山最高点架设的高点监控烟感防火系统实时传送回来的。
“这是我们最近才上线运行的西安首个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监测数据在大屏幕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两种视频形式显示,实时监控骊山的森林地貌等情况。”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刘勇强说,相比之前,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的摄像头多了预判、预警功能,能够覆盖到人员、车辆难以到达的盲区。同时,系统不受天气和时间影响,无死角、全天候工作,弥补传统森林火情监测方式的不足,覆盖更全面、监管更智能。
不仅如此,在云台监管系统的新模式加持下,除了可实现对火情的实时发现,还可对历史火情进行归档,视频记录可跟省、市多平台进行联动。
据了解,该系统具备远距离自动识别火情、自动准确定位火情位置的功能。前端监控摄像机配备了热红外、可见光两种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监测范围内热源和烟雾,能准确监测到森林火情火灾,以及焚烧秸秆等野外用火行为。一旦发现火源或烟雾后,将抓拍照片、录制视频,并向监测中心发出报警,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准确定位火情具体位置,定位精度达0.5米左右。
检测精准,是因为云台上安装了可实现360度旋转的400万像素摄像头,可将隐患位置放大56倍,并实现对6公里半径范围内烟感探测,摄像头2分钟就可监测一圈,从发现火情到火情处置完毕可控制在20分钟内。临潼区秦岭保护总站管控指挥中心实时接收到报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以语音、视频、文字等简单直观的形式发送给前线防火工作人员,调度指挥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同时,监测系统能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系统运行以来,无论是在森林防火、治安维护方面,还是在乱砍滥伐、盗矿采砂、垃圾排放等方面的监管都显示出巨大优势,不仅应急反应速度大幅提升,还实现了24小时监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刘勇强说,目前,临潼区骊山区域内设置了两个云台监管系统,构建起了高频次、全天候、立体化的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网络,实现了数字秦岭、智慧管山,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