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逮鱼往事

  李永明

  家乡的那条小河一直静静地流淌,但它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里。几十年来,岁月的风尘、日月的更替、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条河里荡漾,但留在记忆深处的还是在河里逮鱼的往事。
  小河蜿蜒百余里,一河两岸山水相连,稻田纵横交错,青山如黛,河蓝如瑙,田园织锦,秀色无边。
  河流最美的季节是花木绽放的春天。春雨落下后,河水泛起清波,经过一冬的休整,河滩上长满了绿绿的青草,一大群牛羊在河边啃食,白鹭、喜鹊在牛背上嬉戏。河滩上的芦苇、刺槐在春雨的滋润下由黄变绿,郁郁葱葱起来。野鸡和野兔在这里乐逍遥。这时候,河里的鱼儿就多了起来。熟悉河流的父亲说,这条河里的鱼有十多种,都是野生鱼类,有鲤鱼、花鲢、鳙鱼、大黄桑、鲶鱼、红尾鱼、黑鱼、甲鱼等。特别是碧波荡漾的河流绵长,两岸水质肥沃,草木资源丰沛,可谓是“好水养好鱼”。
  大哥是逮鱼的行家,他长期在农村,这条河流哪里深、哪里浅,哪里鱼多、哪里鱼肥,他都了如指掌。春天来临,大哥找来尼龙绳,又找来尿素袋,编织出一个网兜来,用坚硬的木棒把顶端绑牢,一个自制的逮鱼家什便有了。放学后,大哥领着我们弟妹几个直奔河里。他选好位置,在水流平缓的地方挖一个深坑,把网兜放下去,用鹅卵石压住,让我们几个在水的上游赶鱼。我们手里拿着石块,一路抛撒,河里激起了一层层浪花。那时候河里的小鱼小虾很多,我们挽起裤脚行走时,鱼儿啃咬着我们的脚趾和脚背,痒痒的,很舒服。一会儿工夫,网兜里进了一群群小白条,大哥猛地向上一拉,这些鱼儿就收入囊中了。活蹦乱跳的小鱼有五六斤重,回家清洗后,母亲为我们做了麻辣小鱼,肉质细嫩,色香味美。
  还有一种逮鱼方式是渔场捕鱼。在河流的拐弯处,或水面不开阔的地方,四周用石块围住,中间留一米宽的一个出口,出口处用竹席铺设。水从竹席上面流走,那些小鱼小虾就被冲刷在竹席上,运气好的话,一天一夜能捕百余斤鱼。有一次,我和大哥在黄家营围了一个渔场。为了防止鱼儿跑掉,我和大哥从河堤边抱来柳树枝条,全部堵在渔场的空隙处。那天晚上,我们逮了两百多斤鱼,其中一条花鲢五十多斤重,我们卖给五里粮站的伙房,换回百元现钞,四周邻居都羡慕我们。
  如今,家乡的河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实行了河湖长制管理,河里的鱼虾不让随意捕捞,河里的鱼虾是越来越多,水质是越来越好。尽管我离开故乡已近四十年,但小河依然在我心里流淌,常常浮现过去捕鱼的快乐时光,心里依然惦记这条幸福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