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蒲城县:“一户一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 程军涛 王军锋)“村上帮我把13亩零散分布的土地变成连片的‘大田’,干活效率提高了不少。”2月28日,蒲城县椿林镇保南洼村60岁的王建功一边忙着给灌溉的麦田追肥,一边乐呵呵地说,“我的田块在陕西省粮食(小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区,被改造建设成了高标准农田,新修了水渠和生产路,浇地、收割、耕种各方面条件好,去年小麦产量还提高了150多斤。”
在保南洼村的麦田,笔直的机耕麦苗和端正的田块整齐排列,麦苗长势喜人,新改造的灌溉水渠正喂小麦“返青水”。
“我们村在2022年土地延包试点的基础上,二三五组实施了一户一田,使群众多块地变成一块地,解决了土地零碎化问题,便于群众耕作,同时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新修渠道8.6公里,解决2300亩土地及时灌溉问题,保证了粮食增产,群众增收。”保南洼村党支部书记卢向阳说。
据了解,椿林镇依托全镇7.1万亩小麦规模化资源优势,打造百亩粮食“吨半田”试验示范基地、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万亩优质强筋小麦规模化生产基地等农业基地,做大做强小麦主导产业,打造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多元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今年全镇实施了1.668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12.4公里灌溉渠道24公里生产路和4.2公里地埋管,现已基本完成达效。
在保南洼村的麦田,笔直的机耕麦苗和端正的田块整齐排列,麦苗长势喜人,新改造的灌溉水渠正喂小麦“返青水”。
“我们村在2022年土地延包试点的基础上,二三五组实施了一户一田,使群众多块地变成一块地,解决了土地零碎化问题,便于群众耕作,同时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新修渠道8.6公里,解决2300亩土地及时灌溉问题,保证了粮食增产,群众增收。”保南洼村党支部书记卢向阳说。
据了解,椿林镇依托全镇7.1万亩小麦规模化资源优势,打造百亩粮食“吨半田”试验示范基地、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万亩优质强筋小麦规模化生产基地等农业基地,做大做强小麦主导产业,打造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多元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今年全镇实施了1.668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12.4公里灌溉渠道24公里生产路和4.2公里地埋管,现已基本完成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