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贴春联

  郑江泉

  年关到了,就像给两家的地畔栽个界石,乡亲们也要给年关做个醒目的标签,以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这便是贴春联。
  贴春联是过年的大事,乡亲们不在门上贴上红彤彤的念想和愿景,那就不算过年。腊月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联映红千家万户的日子。
  过去腊月三十这天,村里会写毛笔字的老先生大出风头,他那龙飞凤舞的墨宝像磁石一样吸引来许多老乡。那生着炭火的堂屋中央,摆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老先生凝神敛气,擎笔挥毫,年少者展书诵词,抚纸研墨。厢房的地面上、炕头上摆满了待晾干的春联,而堂屋里、院子里、屋檐下和过道里,则人头攒动,笑语盈盈。乡亲们拿着红纸卷儿,一边说叨着家长里短,一边不断地向堂屋里张望,操心着自家的几副春联。不时有一拨拨的村民带着写好的春联乐呵呵地离去,他们想让自己的小家也早点沾些喜色和福气。
  农家人贴春联讲究起来还很有说辞。大门的门楼、老者的正房、儿女的偏房、屋内的厢房,以及厨房、粮仓、储物间、牛栏、猪圈、鸡舍等,凡是有门儿的都得贴春联,且大小长短、遣词造句都得对号入座。门头再挂上五颜六色的剪纸,门中间再贴一对喜庆的“福”字,窗户上贴上精美的窗花。另外,老者卧室头顶的墙壁上要贴“老者安康”或“吉星高照”,大门外的院墙要贴“出门见喜”或“紫气东来”,院子里贴“满院春光”,牛圈内的槽头上贴“槽头兴旺”,粮仓的面缸贴“取之不尽”,水缸贴“一缸春水”,车上贴“一路平安”,树上贴“旺气冲天”。打理完家里,有心人还会走出家门,再给水井、磨坊、打麦场上的碌碡、村中央的碾盘等都贴上吉祥温馨的挥春条幅。
  鲜红的春联从老先生的手中点墨成“金”,款款而生,走村进巷,穿堂入室,被乡亲们一副副地张贴起来。那像火苗一样红火旺盛的气场,再加上苍劲大字和豪迈诗句的渲染,农家院里顿时有了生机,有了捂也捂不住的喜气。一家人心里想的、梦里念的,而又用嘴说不出的心愿和期盼,全被那一院子的春联诠释得淋漓尽致。
  贴了春联,年的崭新符号就标注在门框上。烟囱里袅袅的炊烟一路顺风,厨房里馋人的肉香飘满院子,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充满整间屋子。而全村贴上春联,吉祥和喜庆就写满整个村子。古老的村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新春的气息在每个角落荡漾、氤氲和绵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