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代表委员话三农
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预防性保护
省人大代表、旬阳市蜀河镇蜀河社区副主任海朋菊:旬阳市蜀河镇有挂牌保护的省保单位5个、县保单位9个、古民居10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2014年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旬阳市可结合近期我省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出台政策,对非农户农房和老旧小区的城镇居民所属民居,制定具体的安全住房修缮补助政策,建立以奖代补、修缮补助等机制,加大历史文化保护项目与其他项目组合投入。
(记者 郑斐)
加强人才培养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武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努力发掘人才,不断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第一,加强对青少年的非遗教育,持续开展非遗课程进校园等活动,营造非遗保护良好氛围。第二,推进职业传承,打通非遗技艺传承与学校教育的通道,设立非遗技艺就业保护机构,解决传承人和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加快开发专业教材,推进非遗传承规范化、标准化。第三,通过资源整合,使非遗产业形成新的、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提高传承人的创新、经营能力,激励非遗传承人开发更多文创产品。
(记者 刘曌琼)
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李小超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馆长李小超:要依托中医药资源、文化、气候、龙头企业等优势,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形式种植中药材,由合作社统一选种、种植、管理、销售,吸引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并邀请社会团体、企业加入,提供技术示范、丰富销售渠道。此外,建议举办中国“秦药”国际中草药产业交易会,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客户参加,不断延长产业链条,让农户“签订单、再种植”,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 刘枫)
让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省政协委员、陕西高新老年公寓院长曹伟:要尽快在全社会推广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使长期失能老人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通过提供多种保障方式,逐步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并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制定相应的待遇保障政策。同时,失能人员及其家属可根据支付标准、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机构和具体的照护内容,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品质。
(记者 王帅)
省人大代表、旬阳市蜀河镇蜀河社区副主任海朋菊:旬阳市蜀河镇有挂牌保护的省保单位5个、县保单位9个、古民居10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2014年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旬阳市可结合近期我省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出台政策,对非农户农房和老旧小区的城镇居民所属民居,制定具体的安全住房修缮补助政策,建立以奖代补、修缮补助等机制,加大历史文化保护项目与其他项目组合投入。
(记者 郑斐)
加强人才培养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武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努力发掘人才,不断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第一,加强对青少年的非遗教育,持续开展非遗课程进校园等活动,营造非遗保护良好氛围。第二,推进职业传承,打通非遗技艺传承与学校教育的通道,设立非遗技艺就业保护机构,解决传承人和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加快开发专业教材,推进非遗传承规范化、标准化。第三,通过资源整合,使非遗产业形成新的、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提高传承人的创新、经营能力,激励非遗传承人开发更多文创产品。
(记者 刘曌琼)
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李小超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馆长李小超:要依托中医药资源、文化、气候、龙头企业等优势,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形式种植中药材,由合作社统一选种、种植、管理、销售,吸引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并邀请社会团体、企业加入,提供技术示范、丰富销售渠道。此外,建议举办中国“秦药”国际中草药产业交易会,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客户参加,不断延长产业链条,让农户“签订单、再种植”,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 刘枫)
让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省政协委员、陕西高新老年公寓院长曹伟:要尽快在全社会推广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使长期失能老人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通过提供多种保障方式,逐步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并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制定相应的待遇保障政策。同时,失能人员及其家属可根据支付标准、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机构和具体的照护内容,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品质。
(记者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