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灞桥樱桃
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灞桥樱桃。(资料图)

  地理标志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联合推出
  本报记者 黄敏
  灞桥樱桃素有“北方春果第一枝”之美称。在这片人杰地灵、水草丰美的土地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樱桃。每年4月底至5月初,正是樱桃采摘的时候,这里坡上沟下一片姹紫嫣红,就连空气中都是樱桃的香甜气息。而灞桥白鹿原上的樱桃更是诱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采摘。
  12月12日,天气晴好。记者沿着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西张坡村主干道一路向南,一棵高大的樱桃树映入眼帘,枝干虬曲苍劲,呈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据村里的老人说,这棵樱桃树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挺拔,除了村里人保护得好,更多的是因为灞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我小的时候,这棵樱桃树就像腰一样粗,每年春天树上结满了樱桃,酸酸甜甜,特别可口,大人小孩路过时都要摘着吃。”西张坡村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樱桃树,樱桃核大肉少,口味偏酸,产量高却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后来,随着灞桥区不断引进和改良樱桃品种,村里很多人栽上了新树苗,西张坡村的这棵200多年的老树也保存了下来,成为当地唯一一棵百年以上的樱桃树。
  灞桥樱桃种植历史悠久。相传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打猎时,循着白鹿的足迹来到西张坡上,发现了这种娇艳欲滴、馥郁甜香的果实,爱不释手,灞桥樱桃就此闻名天下。现在,白鹿原北坡已实现樱桃树种植全覆盖。
  得益于独特的海拔、土壤、气候等因素,灞桥区成为樱桃种植的优生区,也是全国露地樱桃成熟最早区域之一,所产樱桃果实个大、色泽鲜亮、口感好、耐贮运,具有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中,白鹿原地处灞河、浐河之间,紧临秦岭北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更是为樱桃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灞桥樱桃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多年来,灞桥樱桃经历多次改良升级,品质不断提升优化,市场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接连获得“中华名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灞桥区也被冠以“中国樱桃之乡”的美名。
  为擦亮灞桥樱桃的品牌,近年来灞桥区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加快樱桃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白鹿原、洪庆山优质樱桃基地,并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提升、品牌推广提升产业质效。灞桥区市场监管局也同步发力,制定严格生产、加工等标准,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持续推动灞桥樱桃产业向快向好发展。
  除此之外,自2004年起,灞桥区依托樱桃产业资源优势举办白鹿原樱桃采摘旅游节,使“樱桃熟了,到灞桥摘樱桃去”成为周边市民春季休闲活动的主题,进一步提升了灞桥樱桃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步步把小果子做成了兴业富民的大产业。
  目前,灞桥樱桃种植面积近4万亩,先后培育出红灯、大紫、美早等3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白鹿原和狄寨原,其中优良品种超过85%,年产鲜果2.6万吨,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