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手足情深
彭小宁
双目失明的五叔,今年跨过了六十六岁的门槛。一台巴掌大小的收音机,将五叔与外界连接,国内外的事情,他知道的比我们还多。一个盲人能生活得如此乐观豁达、无忧无虑,除了政府的农村兜底保障,还离不开他兄弟——我的六叔无微不至的照顾。
五叔是在十多岁时因病导致双目失明。为此,他颓废过,伤心过,也曾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祖母在世时,门后那根一米多长、打磨得乌黑发亮的竹竿,就是五叔的“眼睛”,一头连着祖母,一头牵着五叔。在无数个日子里,慈祥严厉的祖母教他摸索着熟悉周围的环境,手把手教会他一些基本的生存本领。五叔在磕磕绊绊中,从伸手不见五指的世界中走了出来。祖母去世后,依靠惯了的五叔,如同霜打的茄子,再次陷入无尽的恐惧与不安中。正当家人一筹莫展时,年轻的六叔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照管兄长的担子。
六叔自幼聪颖过人,很早就参军了。他勤奋学习,踏实做事,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后来入党提干,为国防建设立了功,也为祖母争了光。事业有成后,六叔不忘回报桑梓,老家修建文化广场,他第一个带头捐款。难得的假期,六叔坐火车倒班车,赶回千里之外的老家,照管双目失明的哥哥。为了五叔能生活得舒适惬意,六叔托朋友、找熟人,聘请了一位住家保姆,操持着五叔的一日三餐和出行安全。
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六叔像候鸟一样,奔波在都市和乡村之间。逢季节交替,村里人总见他提着大包小箱赶回来。天冷有御寒的棉衣棉被,天热有降温的空调风扇,六叔事必躬亲,只为让兄长少受一些残障带来的煎熬。一次,六叔和五叔逗趣:“咱娘在时,也没享受过你这待遇啊!”六叔的话逗得五叔笑个不停,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搁置在窗台上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秦腔《打阵台》,五叔坐在暖阳下,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激昂的旋律,五叔如孩子般摇头晃脑,悠然自得,左手跟着节律欢快地在腿上拍打……
双目失明的五叔,今年跨过了六十六岁的门槛。一台巴掌大小的收音机,将五叔与外界连接,国内外的事情,他知道的比我们还多。一个盲人能生活得如此乐观豁达、无忧无虑,除了政府的农村兜底保障,还离不开他兄弟——我的六叔无微不至的照顾。
五叔是在十多岁时因病导致双目失明。为此,他颓废过,伤心过,也曾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祖母在世时,门后那根一米多长、打磨得乌黑发亮的竹竿,就是五叔的“眼睛”,一头连着祖母,一头牵着五叔。在无数个日子里,慈祥严厉的祖母教他摸索着熟悉周围的环境,手把手教会他一些基本的生存本领。五叔在磕磕绊绊中,从伸手不见五指的世界中走了出来。祖母去世后,依靠惯了的五叔,如同霜打的茄子,再次陷入无尽的恐惧与不安中。正当家人一筹莫展时,年轻的六叔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照管兄长的担子。
六叔自幼聪颖过人,很早就参军了。他勤奋学习,踏实做事,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后来入党提干,为国防建设立了功,也为祖母争了光。事业有成后,六叔不忘回报桑梓,老家修建文化广场,他第一个带头捐款。难得的假期,六叔坐火车倒班车,赶回千里之外的老家,照管双目失明的哥哥。为了五叔能生活得舒适惬意,六叔托朋友、找熟人,聘请了一位住家保姆,操持着五叔的一日三餐和出行安全。
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六叔像候鸟一样,奔波在都市和乡村之间。逢季节交替,村里人总见他提着大包小箱赶回来。天冷有御寒的棉衣棉被,天热有降温的空调风扇,六叔事必躬亲,只为让兄长少受一些残障带来的煎熬。一次,六叔和五叔逗趣:“咱娘在时,也没享受过你这待遇啊!”六叔的话逗得五叔笑个不停,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搁置在窗台上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秦腔《打阵台》,五叔坐在暖阳下,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激昂的旋律,五叔如孩子般摇头晃脑,悠然自得,左手跟着节律欢快地在腿上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