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实施信息化建设 提升灌溉能力
  本报讯(记者 黄敏 通讯员 权晓宁)11月28日,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公布了灌区6个种植示范户发展“吨半粮田”(亩产1500公斤以上)情况,4个实现了“吨半粮田”,另外2户亩产也达到1450公斤以上,接近“吨半粮田”。
  东雷抽黄灌区今年春夏连旱,8月份玉米抽雄“抱棒子”的关键期,又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灌区粮食生产依然创新高,这是该中心强化水利“命脉”地位,积极实施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改造及信息化建设,增强粮食生产,增加百姓收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该中心抓住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和大型灌排泵站改造项目机遇,积极实施灌区信息化建设,改造干支渠57条372公里、建筑物1586座,改造泵站21座,管护设施21334平方米,消灭了险工险段,打通了瓶颈制约,使工程设施、机电设备的完好率由75%提高到98%,极大地提高了灌溉能力。
  从去年以来,该中心以灌区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建成了管理中心信息化中心与高明、新民、东雷、总干4个分中心,以及覆盖全灌区的信息采集、数据交换、远程控制、优化调度、灌溉、工程、机电管理、水费计收、视频监控等综合信息系统。该中心全面提升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单站管理变成全系统统一调度,新民、东雷、加西三个系统灌溉高峰期均能达到全负荷运转,使每轮的灌溉周期由28天以上缩短到20天以内,灌溉保证率由70%提高到95%,仅此每年可节水1200万立方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