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昔日“将就用” 如今“讲究用”
    厕所干净卫生,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我家厕所原来在大门外。自从改到院子里后,用起来方便多了。”11月2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宁家村,村民王克厚看着家里崭新的水冲厕所,不由得露出幸福的微笑。
  墙面瓷砖光亮照人,蹲位便池干净卫生,热水器、洗浴设备一应俱全,地下连着无害化处理设备……说起新厕所,王克厚满口夸赞:“现在,咱的生活真幸福。”
  王克厚的幸福来源于临潼区实施的户厕进院入户一体化改造工作。按照此项工作安排,2021年9月,政府补贴资金为王克厚家改装了水冲厕所。
  “户厕改造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文明意识,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宁家村党支部书记宁新选介绍,宁家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784户3183人。自实施无害化户厕改造工作以来,宁家村主干道139座户外厕所全部完成进院入户一体化改造,农户门前干净整洁,或是景观小品点缀,或是花草树木相映成趣。
  “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舒畅了,茶余饭后出来散步,大家感觉生活也挺美。”宁新选说,宁家村将继续动员其他村民积极参与无害化户厕改造进院入户,通过“党建+”引领示范,“一户一策”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改厕技术、安全生产、后续管护等三项措施,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让农村厕所从“将就用”变为“讲究用”,自西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以来,临潼区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制定了《临潼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户厕改造、污水处理、路域环境提升等重点任务,高质量推进农村户厕进院入户一体化改造。同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强化精准分工,由8名区级领导分别包抓8条主干道路,协调解决户厕进院入户等工作遇到的困难,以区、街、村、组上下贯通联动的办法推进。
  “我家院子里也装了一个新厕所。”宁家村村民王有余的母亲已经快90岁了,遇到雨雪天随时需要家人扶着去上厕所,在外面上厕所既不方便又不安全。随着宁家村实施户厕进院工程,王有余就考虑要参与改造,后来又去其他村民家“考察”了一番,2022年6月,终于下定决心把厕所挪到了院内。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户厕入院一体化改造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改变,也是行动落实上的一场革命,改厕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让村民们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介绍,目前临潼区已相继完成辖区8条国省县主干道路沿线2327座户外厕所拆除和同步进院入户,完成4个人居环境示范村户厕整村进院入户,累计完成市级任务4450座户厕改造。
  “下一步,临潼区将明确户厕改造任务清单,设定拆、建时限,严把户厕改造质量关、进度关、验收关,促进户厕进院入户一体化改造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刘军鹏说,临潼区将把农村户厕改造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来抓,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