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蓝田白皮松:富民强村有“钱景”

地理标志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联合推出
本报记者 黄敏
11月30日,大雪纷纷扬扬,蓝田县笼罩在一片雪雾之中,刚刚冒出的麦苗被盖上了一层白雪,村庄、田野和远处的绵绵山峦融为一体,铺开一幅意境悠远的冬日画卷。
在蓝田县曳湖镇的陕西蓝田兄弟白皮松苗木繁育基地,一棵棵白皮松正迎着漫天飞雪傲然挺立。“蓝田白皮松树型美观,易于种植管理。如果你出省旅游,在异地他乡看到白皮松,很有可能就是咱蓝田白皮松。”正在查看苗木长势的基地负责人王凡告诉记者,这几年蓝田白皮松名气渐响,苗木供不应求,带动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通过发展种植和进园务工增收致富。
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气候温和,川美岭阔,自然资源丰富,祖脉秦岭贯穿全境,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林地面积1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9%,是西安的生态屏障地和水源涵养区。目前,蓝田境内拥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白皮松连片纯林区3万亩,并建有全国最大的白皮松繁育基地和交易市场。2015年,蓝田白皮松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蓝田县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中国白皮松之乡”的美称。
在蓝田,白皮松栽植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其特点是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无树脂,其心材黄褐色,边材淡黄色,可作为建筑用料,种子可食用、榨油,球果可入药。除此之外,它的树冠呈塔形,大树外皮剥落后,内皮洁白,衬以翠绿树冠,特别醒目。蓝田白皮松对土壤要求不高,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亦耐旱耐寒。而且,它能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臭氧,以及烟尘、沙尘,净化空气效果佳,是城市景观绿化、荒山荒坡荒原造林的优选树种。
自古以来,蓝田白皮松都是树中奇观、园中珍品,其独特之美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记叙在纸背,相传于口间。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蓝田后,留下传世佳作《山居秋溟》,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说的就是白皮松。明代诗人张著的《白松诗》,更是描绘出了蓝田白皮松的神韵。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蓝田白皮松产业发展,促进以白皮松为主的现代特色苗木产业提质增效,蓝田县大力引导白皮松标准化苗圃发展建设,现已建成百亩以上白皮松标准化苗圃100多个,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5万人,涌现出1300多人的苗木经纪人队伍,有力提升了蓝田白皮松产业标准化、精品化水平。
“蓝田白皮松种源优良,移植成活率高,色泽浓绿,生长旺盛,在白皮松家族中一枝独秀,已经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据蓝田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蓝田县市场监管局在发展规划、技术推广、防疫检测、有害 生物防治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标准,为产业提质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目前,蓝田全县19个镇(街道)白皮松种植面积近20万亩,产品远销全国24个省(自治区)以及海外各地,年总产值近12亿元,已经成为蓝田县域经济增长、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