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太平大枣:泾水河畔枣飘香

地理标志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联合推出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位于塬区,当地人称之为“南塬”,是空港新城建设生态和农业小镇的示范中心区。这里北依泾河,南边与西咸新区城郊接壤,拥有“一沟一塬一河”的独特地理地貌,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红枣的传统。
眼下,正是红枣成熟的季节。10月13日,记者来到太平镇的乡间田野,处处都能看到树型高大、枝叶茂盛的枣树,红艳艳的大枣点缀在绿叶丛中,煞是喜人。
在太平镇枣坪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镇上各村都有上百亩的枣树,每到春天,枣树发芽吐绿;到了夏天,绿豆大小的黄色小花开满枝头,花香四溢;秋天时,枣树硕果累累,格外诱人。
“那时候,一年最忙的就是打枣拾枣,男人在树上打,妇女、小孩在地上拾,边拾边吃,说说笑笑,跟过年一样热闹。”说到高兴处,老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以前光景不好,娃娃们一年到头就盼着枣熟了有零嘴吃。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吃穿住行样样不愁。这大枣也做成了产业,只要想吃,啥时候都能吃到。”
作为传统优良的树种,太平大枣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标识性作物。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传统种植模式,造就了太平大枣优良的品质,其特点是果实色泽光鲜亮丽,肉厚核小,口感脆甜,鲜食性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悠久的历史人文、优良的品种品质,使太平大枣接连获得诸多殊荣,近年来更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太平大枣“身价”倍增,迈开了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融合发展的步伐。
为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太平镇依托区位优势,全面推广枣树丰产栽培技术,对老园子、老枣树进行更新修剪,加强日常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太平大枣的品质管控措施,有力推动了太平大枣产业发展。
同时,空港新城市场监管局也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稳经济、惠民生的作用,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培育太平大枣产业优势,使之与观光旅游、农耕体验、电子商务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目前,太平大枣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年产优质鲜枣613万公斤,枣醋、枣泥、枣酒等加工品相继涌现,呈现出产业增效促增收、产销两旺效益高的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