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小木耳撬动大产业
本报记者 方腾
“我以前在矿上打工,一年能挣2万多元。2019年开始种木耳,每年能多挣几万元,今年我和其他几个村民合伙种了20万袋,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谈起木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陈庆海乐呵呵地说。
7月6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看商洛”陕西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金米村,一排排木耳大棚鳞次栉比,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通过发展木耳产业,金米村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村”,也让群众尝到了木耳产业带来的甜头。
“今年我们发展春季木耳400万袋,预计全年达700万袋。最早村里只有3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现在全村已有150余户650多名群众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同时,我们正在探索林下经济和庭院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不仅有木耳种植,还做木耳深加工、旅游产品研发,促进‘一耳三产’融合发展。”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依托木耳种植,金米村产业兴旺,村民富足,幸福种在群众心田,它产生的头雁效应也日益凸显。距离金米村不远处的曹坪镇马房湾村,也依靠木耳种植走上致富之路。
行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木耳大棚,地里摆放着木耳菌棒,庭院内的木耳搭架整齐划一。村民不仅可以靠种植木耳致富,还可以到家门口的工厂就业增收。走进金湾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筛选车间里的工人正手脚麻利地挑选传送带上的木耳。机器分拣出4厘米、3厘米、2厘米直径的木耳,分拣完后,由人工进行再次筛选分拣,然后进行分类包装。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间标准化食品质检室、1家木耳筛选厂和3大木耳生产基地,集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年分拣包装精品木耳5万盒,综合产值近千万元。
“目前,全镇已建成8个木耳大棚基地,5个地栽基地,木耳大棚250座,今年春季种植木耳527.0476万袋,发展吊袋木耳396.718万袋,地栽木耳118.8096万袋,庭院经济56.52万袋,共采摘干耳12.185万公斤,通过金湾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西安曹坪木耳专卖店以及各村自主营销等渠道已销售木耳1.15万公斤,销售额103.5万元。”曹坪镇党委书记周子淋告诉记者。
柞水木耳已成为富民、强村、名县的“金耳朵”。近年来,柞水县大力推动木耳产业发展,按照“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西川、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全县建设大棚2519座、生产基地80个、专业村65个,年发展木耳1亿袋、产出产干木耳5000吨。此外,大力推进木耳产业向农工、农商、农旅融合,建成金米3A级景区、老庵寺木耳观光产业园、西川木耳小镇等木耳主题公园,推出木耳宴系列菜品200余种,实现了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我以前在矿上打工,一年能挣2万多元。2019年开始种木耳,每年能多挣几万元,今年我和其他几个村民合伙种了20万袋,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谈起木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陈庆海乐呵呵地说。
7月6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看商洛”陕西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金米村,一排排木耳大棚鳞次栉比,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通过发展木耳产业,金米村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村”,也让群众尝到了木耳产业带来的甜头。
“今年我们发展春季木耳400万袋,预计全年达700万袋。最早村里只有3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现在全村已有150余户650多名群众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同时,我们正在探索林下经济和庭院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不仅有木耳种植,还做木耳深加工、旅游产品研发,促进‘一耳三产’融合发展。”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依托木耳种植,金米村产业兴旺,村民富足,幸福种在群众心田,它产生的头雁效应也日益凸显。距离金米村不远处的曹坪镇马房湾村,也依靠木耳种植走上致富之路。
行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木耳大棚,地里摆放着木耳菌棒,庭院内的木耳搭架整齐划一。村民不仅可以靠种植木耳致富,还可以到家门口的工厂就业增收。走进金湾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筛选车间里的工人正手脚麻利地挑选传送带上的木耳。机器分拣出4厘米、3厘米、2厘米直径的木耳,分拣完后,由人工进行再次筛选分拣,然后进行分类包装。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间标准化食品质检室、1家木耳筛选厂和3大木耳生产基地,集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年分拣包装精品木耳5万盒,综合产值近千万元。
“目前,全镇已建成8个木耳大棚基地,5个地栽基地,木耳大棚250座,今年春季种植木耳527.0476万袋,发展吊袋木耳396.718万袋,地栽木耳118.8096万袋,庭院经济56.52万袋,共采摘干耳12.185万公斤,通过金湾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西安曹坪木耳专卖店以及各村自主营销等渠道已销售木耳1.15万公斤,销售额103.5万元。”曹坪镇党委书记周子淋告诉记者。
柞水木耳已成为富民、强村、名县的“金耳朵”。近年来,柞水县大力推动木耳产业发展,按照“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西川、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全县建设大棚2519座、生产基地80个、专业村65个,年发展木耳1亿袋、产出产干木耳5000吨。此外,大力推进木耳产业向农工、农商、农旅融合,建成金米3A级景区、老庵寺木耳观光产业园、西川木耳小镇等木耳主题公园,推出木耳宴系列菜品200余种,实现了一二三产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