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吴堡:沿黄生态持续向绿向美
本报讯(记者 黄敏 通讯员 任建民)夏日晴好绿意浓,沿黄流域树青葱。5月27日,在黄河流域吴堡县寇家塬镇李家沟村南上山作业区,一群“沿黄植绿人”正在进行一项收尾工程——给新栽植的树苗堆添“鱼鳞”坑,既防止山石滑落,又能确保树苗成活率。
近年来,吴堡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投入力度,累计投资1.5亿元,新增造林绿化5万亩,深入推进沿黄地区由“浅绿”向“深绿”转变。
城市要美丽,绿化须先行。为此,吴堡县以“四纵四横一环线”公路为轴线,以村庄为重点,城乡统筹规划,大力实施全域“绿上添花”工程。全县先后绿化44个村庄,道路绿化256公里,国土绿化63万亩,实现了17%的森林覆盖率,49%的林地林木绿化率,42%的城镇绿化率。
沿黄公路通车后,吴堡着力建设最美沿黄公路,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河草综合治理,全力打造黄河西岸绿色廊道。“我们将黄河沿线分为6个作业区,投资近1亿元,主栽侧柏、火炬树、油松等树种10万株。”吴堡县林业高级工程师霍世功说,“绿化美化沿黄公路45公里、沿黄直观坡面1.4万亩,对改善林草机构、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初步构建了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绿色屏障。”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吴堡县依托资源禀赋,大力推动集“民宿、民俗、田园、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十三五”期间,吴堡县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实现9.8亿元。不仅如此,全县还集中力量打造沿黄“一青(吴堡青梨)二白(手工空心挂面、蚕桑)”产业,确立了发展1万亩吴堡青梨、手工挂面产值突破1亿元、蚕桑综合产值达到600万元的目标。
同时,吴堡县推动沿黄9万亩红枣产业发展,并针对红枣品质差、品种单一现状,嫁接改造2000亩鲜食品种。全县先后改造红枣、核桃低产林10万亩,栽植优质花椒5000亩,实现户均年增收1500元,为脱贫户累计发放劳务收入200余万元,生态产业已成为老百姓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吴堡正铆足了劲,厚植生态底色,统筹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把黄河沿岸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吴堡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投入力度,累计投资1.5亿元,新增造林绿化5万亩,深入推进沿黄地区由“浅绿”向“深绿”转变。
城市要美丽,绿化须先行。为此,吴堡县以“四纵四横一环线”公路为轴线,以村庄为重点,城乡统筹规划,大力实施全域“绿上添花”工程。全县先后绿化44个村庄,道路绿化256公里,国土绿化63万亩,实现了17%的森林覆盖率,49%的林地林木绿化率,42%的城镇绿化率。
沿黄公路通车后,吴堡着力建设最美沿黄公路,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河草综合治理,全力打造黄河西岸绿色廊道。“我们将黄河沿线分为6个作业区,投资近1亿元,主栽侧柏、火炬树、油松等树种10万株。”吴堡县林业高级工程师霍世功说,“绿化美化沿黄公路45公里、沿黄直观坡面1.4万亩,对改善林草机构、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初步构建了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绿色屏障。”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吴堡县依托资源禀赋,大力推动集“民宿、民俗、田园、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十三五”期间,吴堡县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实现9.8亿元。不仅如此,全县还集中力量打造沿黄“一青(吴堡青梨)二白(手工空心挂面、蚕桑)”产业,确立了发展1万亩吴堡青梨、手工挂面产值突破1亿元、蚕桑综合产值达到600万元的目标。
同时,吴堡县推动沿黄9万亩红枣产业发展,并针对红枣品质差、品种单一现状,嫁接改造2000亩鲜食品种。全县先后改造红枣、核桃低产林10万亩,栽植优质花椒5000亩,实现户均年增收1500元,为脱贫户累计发放劳务收入200余万元,生态产业已成为老百姓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吴堡正铆足了劲,厚植生态底色,统筹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把黄河沿岸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