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安康:群众搬到哪里 服务就跟到哪里
本报记者 李冀安
5月17日,记者走进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崭新明亮的居民楼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广场上锻炼身体的老人,玩耍的孩童,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交织出一幅美好温馨的画面。社区的后山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桑园,一条通往产业园区的道路在桑园中蜿蜒而上。
“社区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社区居民曾兆林高兴地说。曾兆林长期瘫痪在床,妻子为了增加收入在外打工,儿子正在上中学,家里没人照顾。社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派出2名工作人员定期到他家打扫卫生。前不久,曾兆林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工作人员及时联系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使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共安置周边6个镇443户1756人。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为此,平梁镇党委把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与兴隆村、西岭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打破村域界限,流转土地,建成1500余亩优质蚕桑产业园、20个标准化蚕室工厂,搭建起蚕桑种养平台,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同样,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安置易地搬迁群众691户2685人,为破解土地对搬迁社区发展的制约,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与相邻的紫云、中营、枞岭等六个村党支部结成区域化联建对子,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成农业园区、社区工厂。
安康市坚持“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的原则,在300~500户以上且具备条件的安置点单独组建党组织,300户以下的通过联合、挂靠的方式组建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和第一书记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全市共组建党组织273个,向800人以上的安置社区(点)选派第一书记89人、驻村工作队员176人。
同时,安康市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建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和后备力量“五支队伍”。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岗、先锋岗、示范岗,实施党员“承诺、践诺、积分、评议”制度,引导搬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全市共投入7800余万元,为每个新建社区打造500平米以上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并配齐远教设备、建设示范广场。
针对搬迁群众“人搬来城镇、户籍在农村”的特点,安康市建立“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管理房和人”双向管理服务制度,确保搬迁群众各项权益衔接到位、不受损害。建立“包帮联建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联,县(市)直部门帮扶,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点,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市重点打造22个易地搬迁社区示范点。实行“双网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利用“321”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上办”。
下一步,安康将加强全市易地搬迁社区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安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珣表示,开展易地搬迁党建工作,创新易地搬迁社区党建模式,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5月17日,记者走进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崭新明亮的居民楼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广场上锻炼身体的老人,玩耍的孩童,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交织出一幅美好温馨的画面。社区的后山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桑园,一条通往产业园区的道路在桑园中蜿蜒而上。
“社区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社区居民曾兆林高兴地说。曾兆林长期瘫痪在床,妻子为了增加收入在外打工,儿子正在上中学,家里没人照顾。社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派出2名工作人员定期到他家打扫卫生。前不久,曾兆林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工作人员及时联系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使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共安置周边6个镇443户1756人。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为此,平梁镇党委把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与兴隆村、西岭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打破村域界限,流转土地,建成1500余亩优质蚕桑产业园、20个标准化蚕室工厂,搭建起蚕桑种养平台,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同样,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安置易地搬迁群众691户2685人,为破解土地对搬迁社区发展的制约,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与相邻的紫云、中营、枞岭等六个村党支部结成区域化联建对子,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成农业园区、社区工厂。
安康市坚持“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的原则,在300~500户以上且具备条件的安置点单独组建党组织,300户以下的通过联合、挂靠的方式组建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和第一书记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全市共组建党组织273个,向800人以上的安置社区(点)选派第一书记89人、驻村工作队员176人。
同时,安康市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建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和后备力量“五支队伍”。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岗、先锋岗、示范岗,实施党员“承诺、践诺、积分、评议”制度,引导搬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全市共投入7800余万元,为每个新建社区打造500平米以上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并配齐远教设备、建设示范广场。
针对搬迁群众“人搬来城镇、户籍在农村”的特点,安康市建立“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管理房和人”双向管理服务制度,确保搬迁群众各项权益衔接到位、不受损害。建立“包帮联建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联,县(市)直部门帮扶,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点,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市重点打造22个易地搬迁社区示范点。实行“双网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利用“321”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上办”。
下一步,安康将加强全市易地搬迁社区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安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珣表示,开展易地搬迁党建工作,创新易地搬迁社区党建模式,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