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七项行动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5月13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近日,省民政厅印发通知,在全省民政系统部署开展七项专项行动,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救助暖民心”行动。省民政厅以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通过走访慰问、精准落实各项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创新优化救助服务流程,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扎实开展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省民政厅指导各地聚焦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四类重点人群,抓住防返贫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两个关键环节,坚持数据比对、走访摸排和救助帮扶三个常态化,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行动。省民政厅以持续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纠治侵害利益行为为目标,指导各地增强社会救助制度刚性约束,建立社会救助风险点常态化排查机制,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扎实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省民政厅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重点将因适度放宽认定标准而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
扎实开展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行动。省民政厅通过统筹整合资源,按照规定合理配备工作人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事务性工作,或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求提供各类救助帮扶服务。
扎实开展畅通社会救助求助渠道行动。省民政厅进一步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求助申请、投诉举报、政策咨询等事项,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和“e救助”办理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行动。省民政厅指导各地围绕“党建+社会救助”“居住地申办救助”“服务类救助”“加强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发展。
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救助暖民心”行动。省民政厅以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通过走访慰问、精准落实各项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创新优化救助服务流程,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扎实开展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省民政厅指导各地聚焦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四类重点人群,抓住防返贫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两个关键环节,坚持数据比对、走访摸排和救助帮扶三个常态化,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行动。省民政厅以持续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纠治侵害利益行为为目标,指导各地增强社会救助制度刚性约束,建立社会救助风险点常态化排查机制,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扎实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省民政厅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重点将因适度放宽认定标准而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
扎实开展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行动。省民政厅通过统筹整合资源,按照规定合理配备工作人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事务性工作,或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求提供各类救助帮扶服务。
扎实开展畅通社会救助求助渠道行动。省民政厅进一步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求助申请、投诉举报、政策咨询等事项,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和“e救助”办理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行动。省民政厅指导各地围绕“党建+社会救助”“居住地申办救助”“服务类救助”“加强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