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乡情
前河村的湘派风貌
  李焕龙

  青山合围、绿水环绕的前河村,能于2018年跻身全国第五批传统古村落,得益于新老两座喻家院子。
  从安康北山的汉滨区谭坝镇出西康高速公路,沿五茨公路向西行驶十分钟,便到了前河口。站在桥头望北岸,但见三大院落连为一体的古宅正墙,耸立于三米多高的一道石坎之上,其青砖灰瓦和翘檐彩脊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从村道步行两分钟,走到院外路口,便见这喻家老院子是由南、中、北三间四合院组成的,坐西向东、从南到北一字排开。进入细看,才知三个院子均由门厅、正房、厢房各三间及天井组成。其砖、土、木结构及瓦屋面、悬山顶、雕花梁栋、彩绘风火墙、万字格门窗、凤形图案,尤其是每院大门均内凹塽堂格局,无不显示着湖南移民带来的南方建筑文化特色。
  这座喻家老院子建于清代中期,由湖南移民的喻氏二代,历经二十多年艰辛而建成。但未传三代,却因生意不济、兄弟生仇、妻离子散而致多数房屋卖予外人,自此“喻家院子”于喻氏而言落了个空名。
  喻家第三代的一支能人,为躲避家族矛盾,跳出是非之地,到一公里之外的前河南岸建了新宅,被称为“喻家新院”。它是一进式四合院,青瓦屋面,硬山顶,砖雕翘首花脊,虽格局紧凑但气势宏伟。其前厅、正厅、厢房、天井形制同于老屋,但文化气象别具一格。
  从外观正墙及前檐、门窗上的龙、凤、鹿、蝙蝠等兽形与梅、兰、竹、菊、牡丹、海棠等花卉造型的雕刻来看,体现了期盼儿女龙凤呈祥、希望家人福禄祷禧等美好愿景。而饱含岁寒三友、礼尚往来、诚实守信等为人处事意境的各类刻花,讲述精忠报国、孝老爱亲、团结互助、家国情怀等励志故事的各种彩绘,让雅俗共赏的湘派文化尽现其间。
  喻家新院的建成,不仅是方圆数十里的地标性建筑,而且引领了当地民众的建房风尚。此后数十年间,前河两岸及附近的大阴沟、小阴沟,分别出现了喻氏及其亲戚李氏、方氏等人建起的十一座大宅、院落。
  前河村不仅百年古宅较多,而且当地的湖南移民因为小众群聚,至今保存着湘语文化,沿袭着善修水田、爱种水稻、喜食大米等生活习性。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年节习俗、饮食习惯、言行风格,仍有湘派烙印。正因为移民文化保存较好,才使前河村成了吸引游人的传统古村落。
  古宅古风的独特景观,让古村迎来了明媚的新生。谭坝镇为保护利用古村落,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建成了公路、便道密布的交通网络,还梳理了河道,整修了河堤,形成了村庄、院落与山水田林路规划整齐的新农村大格局,而且引进企业对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在专家的指导下,谭坝镇对古建民宅“修旧如旧,保护性利用”,以民宿群落、研学基地和农耕文化园、秦巴民俗村的方式对外开放。同时,该镇将水田变为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基地,把旱地变为杨梅、艾草种植与加工基地,把山林变成生物研学、森林探险和林下养殖基地。通过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合作社式经营,古村落的人文自然资源变为发展优势,展现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美好前景。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