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茱萸花开金灿灿 助农增收引客来
地理标志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黄敏
每年春天,佛坪县10万余亩山茱萸竞相绽放,金花如绣,灿若烟霞,让当地群众尽享“美丽经济”的红利。4月30日,在佛坪县岳坝镇西花村,漫山遍野金灿灿的山茱萸花海将乡村点缀得如诗如画,吸引一拨拨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体验自然之美。
“山茱萸是我们的特色产业之一。春天,随处可见的茱萸花海,吸引游客来游山玩水;秋天,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游客可体验采摘乐趣。”西花村种植户朱颜晓说,山茱萸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村里家家户户都通过多渠道增收过上了好日子。
佛坪是“大熊猫的故乡”,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质疏松而肥沃,为山茱萸生长提供了最佳的自然环境。因此,佛坪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是全国山茱萸三大栽培基地县、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山茱萸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佛坪山茱萸果大肉厚,味正且色红油润,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除此之外,佛坪山茱萸种植历史也极为悠久,南朝《本草经集注》中“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就是其最早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佛坪山茱萸开始大规模种植。2006年,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首次发现大面积野生山茱萸,数量约500株,大部分树龄在1000年以上。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史料记载,也为进一步改良人工种植山茱萸提供了条件。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早在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对佛坪山茱萸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山茱萸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近年来,佛坪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茱萸观光、冷水稻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同时通过打造“十八谷”等现代农业综合产业体系和熊猫谷等核心景点,举办茱萸花海踏春游等精品旅游节庆活动,不断延伸拓展山茱萸产业链,使之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发展。2020年,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第三产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64.9%。每年春季山茱萸花开时节,佛坪县就迎来一年旅游的旺季。
山茱萸产业价值的提升,不仅催生出“赏花经济”,也扩大了产业业态。如今,佛坪10万余亩山茱萸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占我国山茱萸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年产值达3000万元左右,是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山珍宝贝”。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黄敏
每年春天,佛坪县10万余亩山茱萸竞相绽放,金花如绣,灿若烟霞,让当地群众尽享“美丽经济”的红利。4月30日,在佛坪县岳坝镇西花村,漫山遍野金灿灿的山茱萸花海将乡村点缀得如诗如画,吸引一拨拨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体验自然之美。
“山茱萸是我们的特色产业之一。春天,随处可见的茱萸花海,吸引游客来游山玩水;秋天,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游客可体验采摘乐趣。”西花村种植户朱颜晓说,山茱萸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村里家家户户都通过多渠道增收过上了好日子。
佛坪是“大熊猫的故乡”,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质疏松而肥沃,为山茱萸生长提供了最佳的自然环境。因此,佛坪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是全国山茱萸三大栽培基地县、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山茱萸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佛坪山茱萸果大肉厚,味正且色红油润,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除此之外,佛坪山茱萸种植历史也极为悠久,南朝《本草经集注》中“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就是其最早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佛坪山茱萸开始大规模种植。2006年,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首次发现大面积野生山茱萸,数量约500株,大部分树龄在1000年以上。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史料记载,也为进一步改良人工种植山茱萸提供了条件。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早在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对佛坪山茱萸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山茱萸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近年来,佛坪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茱萸观光、冷水稻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同时通过打造“十八谷”等现代农业综合产业体系和熊猫谷等核心景点,举办茱萸花海踏春游等精品旅游节庆活动,不断延伸拓展山茱萸产业链,使之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发展。2020年,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第三产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64.9%。每年春季山茱萸花开时节,佛坪县就迎来一年旅游的旺季。
山茱萸产业价值的提升,不仅催生出“赏花经济”,也扩大了产业业态。如今,佛坪10万余亩山茱萸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占我国山茱萸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年产值达3000万元左右,是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山珍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