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我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本报讯(记者 黄敏)4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围绕“落实生态修复新格局、绘就美丽陕西新画卷”这一主题,介绍我省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相关情况。
  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指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根据中央和我省规划,我省多部门联合编制了《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这是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也是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现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存在着生态环境较脆弱、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农田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问题。针对问题,我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营造记得住乡愁的农业空间,打造契合山水、紧凑集约的城镇空间,构建通山达水的蓝绿人文和生态廊道,实现“深绿秦巴、浅绿高原、生态黄河、宜居家园、锦绣陕西”的生态修复目标。
  在黄河渭河沿线生态保护区,我省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植被生长率,实行保育保护措施,维护自然生态景观,保护河滩和湖滨带植被。实施渭河水生态修复,渭河生态区建设提质升级。修复湿地,限制河道及沿岸开发,控制各类开发建设工程,农村段河道尽可能退耕还林、还草、还河。合理拓展城市生态廊道,促进区域生态品质提升与协同发展。
  在秦岭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区,我省着力保护森林原生生态系统,加大森林抚育,恢复植被和自然环境,加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新建和扩建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保护区,构建秦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体系。同时,加强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荒山荒坡补种人工林、水保林,实施水资源优化调配及水生态治理工程,并统筹协调保护地管理,形成有效的自然保护网络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