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全力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
本报讯(记者 胡小宁)2月10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从根本上解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发现问题比例不高等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了解,2021年11月,我省建成并上线运行陕西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助力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
搭建指标、科学分类。构建全省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通过57个指标项,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分值。截至2021年12月,对全省112万余户企业(不含分支机构)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系统建成后选取西安高新区、未央区企业就分类情况和检查问题发现率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数据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指标体系及分类结果科学合理。
准确定位、服务监管。通过数据交换,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的有效衔接。在实施随机抽查检查时可根据不同信用风险类别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检查和执法扰民。截至2021年12月,问题发现率近34.5%,远高于往年平均25%的问题发现率,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效能初步显现。
据了解,2021年11月,我省建成并上线运行陕西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助力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
搭建指标、科学分类。构建全省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通过57个指标项,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分值。截至2021年12月,对全省112万余户企业(不含分支机构)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系统建成后选取西安高新区、未央区企业就分类情况和检查问题发现率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数据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指标体系及分类结果科学合理。
准确定位、服务监管。通过数据交换,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的有效衔接。在实施随机抽查检查时可根据不同信用风险类别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检查和执法扰民。截至2021年12月,问题发现率近34.5%,远高于往年平均25%的问题发现率,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效能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