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今年提升15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本报讯(王缠卫)2月10日,省水利厅召开2022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我省今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406亿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0平方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7.5万亩,提升15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新增县城设施供水能力12万吨。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376.03亿元,较上年增加22.18亿元、增长6.3%,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等七项工作获得水利部表彰,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全省水利系统将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陕西水网建设,一体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持续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议强调,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一年,也是我省水利有效扩大投资年。目前,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掘进已进入冲刺阶段,力争早日实现通水目标;集中力量攻坚重点项目,抓紧开工和建设进度,争取更好结果、形成良好预期。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提升水利工程防御能力,加快山洪防治项目建设,完善以河道及堤防、水库、淤地坝、蓄滞洪区为主的防御工程体系,加强大中型水库科学调度、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落实供水工程管护责任,维修养护4500处工程,以县为单元整体提升工程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推动县级水质检测机构CMA资质认证。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打造一批现代化灌区,夯实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依法做好水库移民工作,完善“一卡通”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稳定秩序。同时,持续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严格落实黄河流域地下水超载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完成全省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整改提升工作;继续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非法采砂打击整治行动、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河湖综合治理,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今年,我省将继续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今年新建拦沙工程566座,高标准淤地坝128座,实施坡耕地治理26.25万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狠抓行业安全生产,扎实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376.03亿元,较上年增加22.18亿元、增长6.3%,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等七项工作获得水利部表彰,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全省水利系统将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陕西水网建设,一体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持续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议强调,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一年,也是我省水利有效扩大投资年。目前,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掘进已进入冲刺阶段,力争早日实现通水目标;集中力量攻坚重点项目,抓紧开工和建设进度,争取更好结果、形成良好预期。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提升水利工程防御能力,加快山洪防治项目建设,完善以河道及堤防、水库、淤地坝、蓄滞洪区为主的防御工程体系,加强大中型水库科学调度、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落实供水工程管护责任,维修养护4500处工程,以县为单元整体提升工程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推动县级水质检测机构CMA资质认证。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打造一批现代化灌区,夯实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依法做好水库移民工作,完善“一卡通”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稳定秩序。同时,持续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严格落实黄河流域地下水超载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完成全省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整改提升工作;继续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非法采砂打击整治行动、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河湖综合治理,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今年,我省将继续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今年新建拦沙工程566座,高标准淤地坝128座,实施坡耕地治理26.25万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狠抓行业安全生产,扎实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