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延长油田蹚出一条高质量稳产之路




刘一国 杜培华
截至11月18日,延长石油2021年累计生产原油1000.87万吨,继2007年成功跨入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以来,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千万吨以上稳产规模,为全省工业“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十四五”开局之年,延长石油集团围绕1000万吨以上规模稳产30年目标,聚焦“少打井、多出油、提升采收率”战略,打造“石油全产业链45美元/桶的综合竞争力”。一年来,所属油田公司以全年产量任务为主线,科学组织生产,接续注水会战、下大力气厚植科技实力,开启千万吨级油田高质量稳产之路。
1 事不避难者进
“大家加把劲,尽快把路面积雪清理干净,给油车腾出一条安全通道,千万别让油罐憋罐影响生产……”油田公司定边采油厂五兴庄采油队队长张喜福一边清积雪一边为职工加油鼓劲。11月6日,陕北地区迎来今冬首场大雪,一线干部职工第一时间主动出击,破冰除雪,护送油车,在各条生产运输线上奋力打通一条条原油运输“绿色通道”。
油田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北山峁沟壑间,气候因素对生产运行制约性很强。为抓好生产组织,油田公司注重做好提前预警,充分发挥油田、采油厂、采油队三级调度指挥职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指导生产单位有效应对雨雪风霜等影响生产的极端天气,及时恢复原油生产,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持续回升,处在集团产业链上游的油田公司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科学分解产量计划,全力组织放量生产。罗全利和米勇飞是定边采油厂方西沟采油站的两名采油工,共同负责48024A井组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是采油站产量最高的井组,两人10月份超额完成240吨,根据激励办法都领到了奖金。罗全利说,采油站平均给每人每月下发60吨任务指标,高产井多劳多得,低产井不罚但少劳少得,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
任务责任夯实了,辅之以配套激励政策,职工积极性更强了,不仅抓好管线巡查、设备维保、原油发运等本职工作,还积极配合抓实关停井恢复、低成本采油、优化机采效率和井筒治理等基础管理工作,很好地提高了油井采油时率和日产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夺油会战等活动,形成任务主动、组织高效的良好态势,助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10月初,陕北地区遭受持续暴雨侵袭,在集团公司安排部署下,油田干部职工凝成一股劲,集中精力加快复产,尽可能弥补降雨延误产量,并先后动用人员4万人(次),机械车辆6000余台,用于抢险减灾。经共同努力,11月初油田日产量恢复至灾前水平,并且实现零伤亡、零事故、零污染。
2 稳油必先重水
“今日的水,明天的油。”经过两轮注水“会战”,注水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与价值,集团和油田干部职工有目共睹。“2018年我转到注水岗,当时不懂为啥投入这么多精力搞注水。师傅给我看了注水站近几年注水油井收益分析评价资料,也讲了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注水可有效减缓油藏自然递减速度,这就解释了我们队为啥少打井却超额完成产量任务。”南泥湾采油厂注水工李刚刚告诉笔者。
据统计,刚刚结束的新“三年注水大会战”全油田水驱规模进一步扩大,注水井增加4108口,水驱面积增加950余平方公里,水驱储量占比超过66%。经前两轮注水会战,全油田通过注水累计弥补老井基础产量335.2万吨,老井基础产量占比达到90.6%,成为油田稳产的基石。同时,两级注水项目区增加至113个,年产量占全油田的64%,已成为油田的稳产核心区和增产潜力区。累计建成的一大批高效注水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成熟经验。
在系统总结两轮“三年注水大会战”的基础上,今年油田公司一鼓作气,接续启动三年精细注水大会战,围绕“少打井、多出油、提高采收率”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综合调整治理,深层次攻关稳油控水、精细分层注水等适用技术,持之以恒推进精细注水,不断夯实稳产基础。
将注水作为“生命工程”“饭碗工程”来抓,在实践中打破长期以来“以产量论英雄”“靠打井保产量”的惯性思维,油田上下“稳油必先重水”的认识普遍形成。向注水要产量、要效益。在思想转变的同时,逐步构建“项目制”管理新机制,确立“会战式”推进新方式,形成“由点及面”辐射新效应,打造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油田公司注水管理新模式。
在推进百年油田千万吨稳产的征程中,随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一条油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被开拓出来。
3 科技解锁绿色低碳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出台,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任的延长石油,胸怀“国之大者”,着眼绿色低碳发展,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CCUS示范工程,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加快构建全集团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CCUS技术体系。
“十二五”以来,延长石油在油田公司设立CCUS先导试验区和示范基地,压茬推进《陕北煤化工CO2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示范》和《驱油技术及地址封存安全监测》技术,并和集团研究院合作加快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编制双碳规划,突破碳封存、驱油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难题。通过前期多次沟通对接,10月18日,彭苏萍院士团队研发中心在杏子川采油厂成立揭牌,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为延长石油践行“双碳”战略,提高采收率提供强劲智力支持。
此外,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少打井、多出油、提高采收率”的要求,集团研究院组织12支提高采收率“小分队”进驻采油一线,目前已完成对12个采油厂190个单元的采收率标定和提高采收率规划方案编制。
同时,油田研究中心今年启动“揭榜挂帅”活动,目前第一批共列出94项科研攻关项目,柳朝阳和团队成为最早完成项目的团队之一。作为“项目长”的柳朝阳接下《王家湾油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自主攻关课题,解决了该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注采矛盾突出等问题。随着第一批13个项目相继完成,标志着以“揭榜挂帅”为载体的模拟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地,“揭榜挂帅、项目包干、分级奖励”机制初步建立。
乘着千万吨以上“十五连稳”的劲头,当前油田公司正积极贯彻落实全省稳增长会议精神,在集团公司安排部署下奋力抢险减灾,迎雪战寒,锁定目标不动摇,确保完成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