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稻香蟹肥好“丰”景
    田炳军介绍水稻丰收情况。

  鱼玉军 本报记者 何艳艳 文/图
  “大米都是最新加工的,有10斤、20斤和50斤三种包装,根据大米不同等级,每斤售价5元至16元。”12月18日,记者刚见到田炳军时,他正忙着接电话。作为合作社技术顾问,每到新产品上市季节,他的电话总是络绎不绝。
  榆林市横山区润田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在榆阳区与横山区交界处的无定河岸边,合作社承包了1160亩河滩沙地,发展稻田养蟹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稻蟹共生,互惠互利;稻田里的水草、虫子成为河蟹美食,河蟹蜕掉的外壳和粪便成为水稻的肥料,以此形成循环生物链。
  稻田养蟹模式,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而且还生产出营养丰富、绿色安全、令消费者放心的“稻田蟹”和“蟹田稻”。2017年12月,该合作社生产的“香水润田”蟹田大米获得有机大米认证,合作社也先后被评为榆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合作社。
  “今年,水稻和螃蟹都丰收了,产稻谷120多万斤、螃蟹2万多斤。”田炳军介绍,“合作社种植的是从东北引进的长粒香米,采用插秧的方式播种,用无定河水灌溉,杂稻少,生长周期长,口感好,味道香。”
  横山区润田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不仅就近吸收农民务工,而且还慰问附近困难村民,并连续五年为白界镇胡石窑村困难村民集中供养点免费供应大米。
  田炳军表示,虽然合作社目前稻田养蟹产业发展不错,但在仓储、加工等产业链方面还是有一些欠缺。明年,合作社计划继续引进试种新品种,尽力扩大种植规模,添置新的加工设备,完善标准化加工厂建设,努力打造横山“香水润田”蟹田大米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横山区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水稻规模化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稻田养蟹”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培育“稻田养蟹”合作社34家,实施稻田养蟹面积3.6万亩,年产蟹田稻谷2.5万吨,稻田蟹20万斤,蟹苗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打造出“塞上江南”特色产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