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因地制宜抓好小麦田间管理
关注一周天气
做好农业管理
本报记者 赖雅芬
经历了上周的阴天小雨笼罩后,本周天气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前半周“晴”字当头,暖阳高照,后半周旋即“变脸”,雨雪大风相继登场。虽然天气变数较大,但全省墒情整体适宜,有利于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20日到22日,全省以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气象条件较好。从23日开始,晴天退场,气温骤降,26日逐渐回暖。其中,23日全省多云转阴天,陕北南部局地、关中西部、陕南西部雨夹雪或小雪,关中东部、陕南东部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秦岭山区有小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4日陕北阴天转多云,关中、陕南阴天间多云,大部分地方有小雪或雨夹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5日陕北晴天间多云,关中、陕南多云间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雪或雨夹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6日到28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最新一期的《陕西土壤墒情快讯》显示,12月上旬以来全省日照和降水适中,气温偏低,土壤墒情整体适宜。根据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近期对渭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的监测点监测数据,土壤相对含水量(0至20厘米)平均值分别为66.5%、70.9%、68.1%;(20至40厘米)平均值分别为 72.9%、77.0%、73.1%(陕北土壤已封冻)。据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判定,(0至40厘米)渭北、关中、陕南土壤墒情整体适宜。近期虽降水偏少,但底墒充足,加之土壤蒸发减缓,预测全省墒情整体将维持在适宜水平。
当前,全省冬小麦逐步进入越冬期,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抓好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为来年丰产丰收夯实基础。具体来说,晚播弱苗田块要趁墒或结合灌水做好追肥工作,促苗转化升级;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早灌好越冬水,稳定地温,踏实土壤,不仅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也可实现冬水春用。灌后地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防止地面透风,造成冻害;旱地要采取耙耱镇压措施,蓄墒增温;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等工作,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做好农业管理
本报记者 赖雅芬
经历了上周的阴天小雨笼罩后,本周天气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前半周“晴”字当头,暖阳高照,后半周旋即“变脸”,雨雪大风相继登场。虽然天气变数较大,但全省墒情整体适宜,有利于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20日到22日,全省以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气象条件较好。从23日开始,晴天退场,气温骤降,26日逐渐回暖。其中,23日全省多云转阴天,陕北南部局地、关中西部、陕南西部雨夹雪或小雪,关中东部、陕南东部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秦岭山区有小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4日陕北阴天转多云,关中、陕南阴天间多云,大部分地方有小雪或雨夹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5日陕北晴天间多云,关中、陕南多云间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雪或雨夹雪。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北风。26日到28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最新一期的《陕西土壤墒情快讯》显示,12月上旬以来全省日照和降水适中,气温偏低,土壤墒情整体适宜。根据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近期对渭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的监测点监测数据,土壤相对含水量(0至20厘米)平均值分别为66.5%、70.9%、68.1%;(20至40厘米)平均值分别为 72.9%、77.0%、73.1%(陕北土壤已封冻)。据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判定,(0至40厘米)渭北、关中、陕南土壤墒情整体适宜。近期虽降水偏少,但底墒充足,加之土壤蒸发减缓,预测全省墒情整体将维持在适宜水平。
当前,全省冬小麦逐步进入越冬期,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抓好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为来年丰产丰收夯实基础。具体来说,晚播弱苗田块要趁墒或结合灌水做好追肥工作,促苗转化升级;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早灌好越冬水,稳定地温,踏实土壤,不仅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也可实现冬水春用。灌后地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防止地面透风,造成冻害;旱地要采取耙耱镇压措施,蓄墒增温;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等工作,确保小麦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