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加强村庄道路建设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为加强全省村庄内部道路建设,补充和完善相关技术要求,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我省乡村全面振兴,12月16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陕西省村庄内部道路建设技术导则》。
2021年9月2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启动了《陕西省村庄内部道路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工作。《导则》编制工作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2021年10月8日至10月2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出10个小组对陕南、陕北、关中的432个村庄的内部道路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道路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召开技术会议研究讨论,参考有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借鉴传统村庄相关设施的成熟做法,贯彻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乡村“海绵”理念。2021年12月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导则》评审会,邀请5名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技术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后审查通过。
村庄内部道路、通村组公路同为乡村道路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导则》不仅明确了村庄内部道路的定义和分类,而且在通村组公路建设范围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村庄内部道路的建设范围,制定村庄内部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导则》制定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相关技术标准时,根据村庄内部道路“路线短、路面窄、速度低、板块单一”的特点,结合道路安全和车辆通过性,简化和降低路线、纵坡、路拱、车道宽度等设置的技术要求和指标,以满足村庄内部道路建设的标准化。
《导则》将村庄内部道路竖向设计和村庄排水相结合,坚持“竖向统一控制、按路制定方案”原则,综合考虑相关技术要求,保障完成道路建设的同时完善村庄内部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避免村庄产生内涝,提高污水收集率。
《导则》对绿化、照明及其他管线的规定,遵循“节能、环保、绿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参照现行的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导则》还以村庄内部道路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现行的相关规范为基础,结合村庄内部道路的实际现状、限制条件、功能需求、服务性质、通行车辆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保安全、易实施”为原则进行编制。据了解,该《导则》是目前国内首个为村庄内部道路建设制定的技术文件,填补了农村道路体系组成中最末端道路无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的空缺。
2021年9月2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启动了《陕西省村庄内部道路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工作。《导则》编制工作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2021年10月8日至10月2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出10个小组对陕南、陕北、关中的432个村庄的内部道路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道路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召开技术会议研究讨论,参考有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借鉴传统村庄相关设施的成熟做法,贯彻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乡村“海绵”理念。2021年12月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导则》评审会,邀请5名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技术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后审查通过。
村庄内部道路、通村组公路同为乡村道路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导则》不仅明确了村庄内部道路的定义和分类,而且在通村组公路建设范围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村庄内部道路的建设范围,制定村庄内部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导则》制定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相关技术标准时,根据村庄内部道路“路线短、路面窄、速度低、板块单一”的特点,结合道路安全和车辆通过性,简化和降低路线、纵坡、路拱、车道宽度等设置的技术要求和指标,以满足村庄内部道路建设的标准化。
《导则》将村庄内部道路竖向设计和村庄排水相结合,坚持“竖向统一控制、按路制定方案”原则,综合考虑相关技术要求,保障完成道路建设的同时完善村庄内部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避免村庄产生内涝,提高污水收集率。
《导则》对绿化、照明及其他管线的规定,遵循“节能、环保、绿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参照现行的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导则》还以村庄内部道路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现行的相关规范为基础,结合村庄内部道路的实际现状、限制条件、功能需求、服务性质、通行车辆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保安全、易实施”为原则进行编制。据了解,该《导则》是目前国内首个为村庄内部道路建设制定的技术文件,填补了农村道路体系组成中最末端道路无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