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我省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本报讯(记者 胡小宁)10月1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提出,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先流转、后建设”模式,并明确了建设流程。建设前,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对田块实行统筹规划;建设时,统一平整土地,配齐基础设施;建设后,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效益落地。
  在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方面,优化工程比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七大主推模式为重点,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工程,推行“小田并大田”“宜机化”改造等建设。加大土壤改良力度,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手段,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喷灌等措施提高灌溉率。
  《意见》明确,按照“谁投入、谁产出、谁受益”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在财政资金引领下,以“统建代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形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合理收益。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问题之一。近年来,我省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2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万亩,分别超出计划任务1万亩和8万亩。2021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90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64万亩,截至8月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0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5万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