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雨雪深处鱼水情

本报记者 韩小珍 通讯员 吕静 文/图
“房子可以重建,粮食可以再种,路也可以重修,但是人必须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连日来,在千阳县高崖镇东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东平走东家进西家,逐门逐户做工作,动员群众转移,确保所有人安全撤离危险地段。
10月3日以来,千阳县高崖镇遭遇连续多日强降雨,降雨量累计达153毫米以上,东庄村进村主干道多处滑坡,道路塌陷、水电、通信中断,群众出行受阻。看着被困村内的群众,王东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定要保障好群众的日常生活!”他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冒着刺骨的风雨、踏着湿滑的泥浆,王东平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点一点、一段一段,硬是开辟出一条步行便道,打通了东庄村与外界联络通道。在他的多方联系对接下,经过相关部门抢修,村子的电力、通信也很快恢复。
东庄村地处千阳县北部深山区,距离县城60公里,地理环境差,经过多次搬迁,大部分群众已住到县城居民区,少部分群众留在村里发展产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阴雨天气以来,王东平每天都要巡查现有的29户群众,仔细查询谁家有困难,哪里有危险。
村民屈彩娥患有关节炎,走路十分困难;80多岁的陈改秀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组织群众转移时,王东平不顾雨水打湿衣服,将她们一个个背到安全地方并妥善安置。脱离险境的群众,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不断说着感谢:“这么大的雨,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连日的雨还未停歇,10月10日,漫天大雪又降临高崖镇。接二连三的极端天气,让很多人家缺衣少粮,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王东平了解各家的生活所需,多次往返县城,为群众购买面粉、蔬菜、雨衣、雨鞋等物资,然后步行爬山绕行3公里,将生活用品送到群众手中。
10月12日,持续的降雨终于停歇,王东平立即带领村干部开始修路。由于前方道路塌陷,大型机械开不进来,只能靠人力完成,村里的群众也主动加入修路队伍。从早上8时到下午2点,终于疏通一段滑坡封堵路段,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有细心群众发现王东平手上出了血泡,他说“没事,老茧长出来就好了。”
雨暂时不下了,但路还未修通,受损的房子还未修缮,群众的玉米还未收回来,有些群众的合疗款还没交,陈喜林下个月就能领高龄补贴了……村里的一件件、一桩桩事情,王东平都记在心里。
“作为驻村干部,要始终怀着一腔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办实事,为村里谋发展。让农村的环境更加美丽和谐,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安康,这是我们驻村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采访时,王东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