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牵着毛驴奔富路
  万企兴万村 陕西在行动
  陕西省工商联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王琦
  “靠着党的好政策和企业的帮助,我有了新营生和新技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0月8日,在长武县鑫响毛驴循环产业园旁,年过六旬的刘兴瑞,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乐呵呵地瞅着圈里的毛驴。如今在长武县,跟刘兴瑞一样通过发展驴业养殖受益的群众,涉及1316户4000余人。
  2016年6月,陕西鑫响驴业有限公司落户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活动的号召下,该公司秉持“带动一方经济, 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养殖个体户”的经营理念,以“群众参股买驴,企业集中养驴,参股群众定期分红”及“企业买驴,群众养驴,企业收驴,群众数钱”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为路径,探索出一条增强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群众收入增长、扩大企业发展规模的创新之路。
  “授人以渔,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陕西鑫响驴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鑫说,在企业发展多元化的模式下,他们大力开展养殖技术及疾病预防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专业素质,初期参与的群众通过学习不仅成了肉驴养殖行家,还为新加入的群众做技术指导,一起增收致富。
  二厂村村民王军军,由于家庭困难,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家务农。结婚后,随着3个孩子的出生,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针对王军军的情况,该公司不仅吸纳其入股产业,每年分红3000元,还吸收他为饲养员,每月工资3000元。现在王军军已经成为养殖好手,在驴疾病防疫方面也颇有心得。
  同时,该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确保帮扶效果持续迸发。投资8000万元建设长武县毛驴循环产业田园综合体,养殖1000头优质基础母驴,带动1000户农民养殖肉驴5000头,人工种植优质牧草800亩;开发岗位强化利益链接,组织群众到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大户、加工厂、餐饮店就业,平均每人月工资2860元,同时向群众收购麦草、玉米秸秆、豆秆、杂草,仅此一项就让群众增收160多万元。
  “你看,眼前的四荒地、边角地、驴棚顶建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会为村集体带来80多万元的收益。”李鑫对记者说,他们在带动群众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二厂村以140亩土地入股企业,实现每年每户定额分红871元,让全村80户群众享受到“资源变资产”的收益。
  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深挖毛驴文化,将养驴、骑驴、赏驴等作为亮点,发展起了特色旅游业,并以驴肉系列产品为龙头,带动当地‘名、特、优’小吃,时令果蔬采摘等快速发展。
  “如今,‘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我们将一如既往,巩固帮扶成果,扩大帮扶覆盖面,增强帮扶效果,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鑫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